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铜陵市国土资源局 九三学社铜陵市委 郑荣荣

   前一时刻还在天空中看白云悠悠,感觉高速飞行的奇妙,不一会儿就感觉到飞机在缓慢下降,贴近了地面,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没有一丝的疲惫,只有兴奋的感觉萦绕在心头,此时此刻,我想对着天空大声地呼喊,重庆,我来了。

   很多年前,我曾想像过,如果我能去重庆,行走在历史的天空里,那会是怎样的景象?如今,在这样一个细雨濛濛的日子,我终于踏上了重庆的土地,走近了,感觉是那样的亲近,仿佛听到了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里,炮声隆隆、硝烟弥漫时大地发出的震颤声,仿佛看到了重庆谈判时毛泽东、周恩来等伟人同国民党人士谈判时的外交风采,仿佛沉醉在《沁园春?雪》这首诗词中所展示的博大的胸襟和深远的意境中。作为九三学社社员,来到重庆,不能不去的地方是九三学社成立旧址纪念碑。

   和同仁们兴致勃勃地来到重庆市人民公园,在辛亥革命纪念碑旁,九三学社成立旧址纪念碑,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醒目。这座纪念碑于2005年8月建成,距离九三学社召开成立大会的重庆基督青年大厦旧址不到40米。整个纪念碑采用红色花岗岩为材料,碑长9尺3寸,高5尺4寸,喻意九三学社和五四运动,碑体正面刻韩启德主席题“九三学社成立旧址纪念碑”,背面刻着九三学社《成立宣言》,体现九三学社“爱国、民主与科学”精神。九三学社成立旧址纪念碑对于缅怀九三学社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的光荣历史,继承和发扬九三学社的优良传统,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又怀着沉重的心情参观了重庆市歌乐山麓的渣滓洞和白公馆。据介绍,渣滓洞原是重庆郊外的一个小煤窑,是程尔昌于1920年开办的,因渣多煤少而得名。渣滓洞三面是山,一面是沟,位置较隐蔽。1939年,国民党军统特务逼死矿主,霸占煤窑,在此设立了监狱。监狱分内外两院,外院为特务办公室、刑讯室等,内院一楼一底16间房间为男牢,另有两间平房为女牢。在渣滓洞里除有牢房、审讯室、看守所长室,还有审讯台、铁锁链、竹签、辣椒水、老虎凳等酷刑。白公馆是一处让后人缅怀英烈的革命遗迹,原为四川军阀白驹的郊外别墅。1938年起被国民党特务机关当作秘密监狱。抗日爱国将领黄显声、同济大学校长周均时、爱国人士廖承志、共产党员宋绮云等曾被囚禁于此。著名的小说《红岩》便再现了监狱内部残酷恐怖的囚禁生涯,表现了革命党人矢志不渝的坚定信念。最多时曾有二百多名“政治犯”被关押于此。在白公馆和渣滓洞里,有近三百英烈在这里被杀害。

   在一幅幅蘸着血与泪的图片前,我看到了革命先烈在敌人的严刑拷打前,坚贞不屈,那钢铁一般的意志震撼人心,而当难友们团结战斗时,敌人也会闻风丧胆。在狱中策反的图片前,我再一次被深深地震撼了,试想一下,在那阴暗潮湿的渣滓洞、白公馆里,到处散发着腐臭味、近乎令人窒息的地牢里,在严重缺水的情况下,革命志士忍饥挨饿,强忍着身心所受的巨大的催残的恶劣环境下,狱中同志不忘对一些穷苦出身的看守进行教育、感化,争取从内部攻破敌人的心理防线,被策反的看守、管理人员黄茂才等为革命工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而被看守杨钦典释放的罗广斌,解放后写出了著名的红色长篇小说《红岩》;他在回忆录中有这样一段话:“如果没有杨钦典的将功折罪,白公馆剩下的19个人会全部被杀死,那么狱中党组织血和泪的嘱托就不可能被保存下来——所以,杨钦典最后的义举,应该说对保存这些历史资料以及了解大屠杀的真相,客观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狱中有诗人怀着对敌人的满腔仇恨和对革命同志的无限敬佩,写下了不朽的《黑牢诗篇》

      ……

      难道可以把天上的飞鸟捉光么?

      即使剪了翅膀,

      鹰,你曾在哪一瞬忘记了飞翔?

      ……

          人底意志呀,

      在地狱的毒火中熬炼。

      象金子一般的亮,

      象金子一般的坚,

      可以使皮肉烧焦,

      可以使筋骨折断,

      铁的棍子,

      木的杠子,

      撬不开紧咬着的嘴唇,

      那是千百个战士的安全线呵。

   在那黑暗的日子里,这样不朽的诗篇吹响了战斗的号角,振奋人心,鼓舞了革命同志奋勇向前,也流芳千古。

   “晨星闪闪,迎接黎明。林间,群鸟争鸣,天将破晓。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透出一派红光,闪烁在碧绿的嘉陵江,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绚丽的朝霞,放射出万道光芒。”这是《红岩》中解放战争胜利后的第一个黎明的描写。这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是无数战士用鲜血换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后人一定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这革命的诗篇,我们一定要怀念、敬仰他们为新中国做出的卓越贡献。??

   夕阳西下,重庆进入了傍晚,华灯一盏盏亮了起来。不一会儿,重庆就被火树银花的霓虹灯照耀得如同白昼。行走在重庆的街头,夜晚是那么的迷人,就像走进了一座座灯火辉煌的宫殿。重庆市区四面环山,依山傍水,建筑层叠耸起,道路盘旋而上,城市风貌十分独特,从而形成美丽的夜景。“不览夜景,未到重庆”,山城重庆,以辉煌的夜景闻名海内外。清人王尔鉴曾写下:“高下渝州屋,参差傍石城。谁将万家炬,倒射一江明。浪卷光难掩,云流影自清。领看无尽意,天水共晶莹。”

   漫步在重庆的街头,欢歌笑语不时在耳边回响,我多想在美丽的山城,多停留一段时日,看完所有的美景……

上一篇:读书“三境”

下一篇:走进科学的春天——全国科学大会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