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专稿

  • 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

    陈学东;王冰;范志超;郭晓璐;

    <正>未来5~10年,深度融入全球经济的中国制造业面临全球竞争,机遇和挑战并存,需要从政策环境、研发机构、人才培养三方面协同发力,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制造业是国民经济主体、科技创新主战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习总书记在报告中进一步指出,

    2020年06期 No.187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8K]
    [下载次数:214 ]

封面人物

  • 樊春海:我是“学而知之者”

    黄贇;

    <正>科学研究的道路从来都是崎岖坎坷的,科研工作者的生活在很多人看来更像苦行僧,但是在他们的内心,却因对科学的热爱而感到快乐。在樊春海看来,这份快乐不等于舒适,他鼓励学生们:"做科研要勇于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去挑战新事物。"

    2020年06期 No.187 10-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03K]
    [下载次数:52 ]

九三论坛

  • 脱贫后期工作与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协调发展——九三学社中央第25次科学座谈会

    <正>编者按:2020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机衔接,离不开乡村产业高质量协调发展。2020年6月,九三学社中央聚焦"脱贫后期工作与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协调发展"主题,在四川巴中举行第25次科学座谈会。与会专家紧密结合自身的研究与实践工作,围绕乡村振兴的国内外经验、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科技助农等问题进行交流探讨。本期刊载文章,

    2020年06期 No.187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9K]
    [下载次数:48 ]

九三论坛_脱贫后期工作与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协调发展—九三学社中央第25次科学座谈会

  • 依靠科技支撑引领乡村振兴

    杨武云;

    <正>站在新的起点,更应强化农业科技创新,以科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并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持续引领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国家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新旗帜,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破解"三农"难题、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就要着力做好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

    2020年06期 No.187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8K]
    [下载次数:128 ]
  • 科技助力农产品提质增效

    高振江;

    <正>农产品标准和标准化体系的建设,为产品的生产和技术的研发提供了方向,为各地质量监督部门提供了合格产品的执法依据,也为同类产品在商品的竞争中给用户提供了可进行比较的标准,特色和品牌建设就能通过标准体系的推进,逐渐树立起来。

    2020年06期 No.187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4K]
    [下载次数:56 ]
  • 革命老区巴中乡村产业的战略突围

    何平;

    <正>"十三五"期间,巴中坚持基在农业、惠在农村、利在农民,以建设山区现代农业强市为目标,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实施特色农业突破,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富农、品牌强农,走出了一条秦巴山区脱贫攻坚绿色发展新路子。

    2020年06期 No.187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44K]
    [下载次数:30 ]
  • 农业托管社会化助力脱贫后期工作与乡村产业协调发展

    李文辉;

    <正>农业托管社会化是实现脱贫农户和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有机衔接的有效形式。创新利益连接机制,推动托管组织打造竞争力、引领脱贫户进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是脱贫后期促进乡村产业发展的有效形式。一、农业托管社会化是促进农户收入水平提升和乡村产业高质量协调发展的有效形式2012年至2020年底,我国已经实现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9899万人全面脱贫、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的目标。

    2020年06期 No.187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4K]
    [下载次数:69 ]

民主经纬

  • 爱国者与叛国罪:法律史的叙事

    徐爱国;

    <正>"叛国罪"自古存在,历史上叛国案俯拾即是,叛国史构成政治史与法律史的重要一线。古代叛国罪随意、滥用,现代法治国家则将叛国罪纳入法律规则体系,叛国罪政治性案件日趋减少。一、"爱国"与"叛国"的法律意蕴"爱国"与"爱国主义",是政治思想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内容。但是,法律研究对此关注较少。"爱国"是否能成为一个法律概念,"爱国"是否能成为一个"法定义务",学者之间存在意见分歧。

    2020年06期 No.187 2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1K]
    [下载次数:281 ]
  • “人民主体”是改革开放的真谛

    陈利浩;

    <正>从思想方法上,必须确立"人民主体"这一根本。"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仅仅是工作对象、工作方法、工作效果,还要从"执政合法性"的高度去认识、去警示,才能"以思想破冰引领改革突围"。2020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除了宣示中国改革开放的方向和决心,还洋溢着真挚的人民情怀。他要求:"要从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反复出现的问题出发,拿出更多改革创新举措"。"反复出现"一词,在评价惠民工作、

    2020年06期 No.187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2K]
    [下载次数:57 ]

科学传播

  • 中国的思想产品供给能满足社会需求吗——基于人文社科投入—产出的一点思考

    李侠;霍佳鑫;

    <正>加大人文社科的投入,从制度层面加快人文社科人才的培养,培育宽松自由的文化生产环境,只有如此,文化产品的生产才能契合真实的社会偏好与期待。据盘古智库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人均GDP为72371元(按照1美元=6.5元人民币的汇率计算,人均GDP达到11134美元)。如果再细分一下,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超过全国平均值的省份有10个,人均GDP超过60000元的省份有14个,人均GDP最低的甘肃省为34059元(折合为5240美元)。

    2020年06期 No.187 3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0K]
    [下载次数:58 ]
  • 科学不够哲学“凑”?

    刘永谋;

    <正>不管是科学界,还是哲学界,老老实实做学问、做研究和搞创新的人,不如那些当官弄权、吹牛拍马、拉帮结派、形式主义和投机取巧的人"混"得好。如何避免"劣币驱逐良币"的制度性"滑落",才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2020年9月,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成立,出现各种关于科学与哲学的观点,引发公众的热议。实际上,当前社会上乃至学界,一些很流行的科学观如果仔细推敲,都有可以商榷之处,不见得有利于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2020年06期 No.187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0K]
    [下载次数:153 ]

关注

  • 数字经济有什么内涵、特点与作用

    冯兴元;陈亚坤;

    <正>在全球范围内,数字化转型正在加速进行,不断对人类生活、经济、社会和政府部门造成冲击,不时颠覆消费、生产经营、金融服务、社会组织行为、传媒运作和政府治理。目前,中美两国同为数字经济的引领国家。我国的阿里巴巴、腾讯和蚂蚁集团,均属于引领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的平台企业。经济的数字化势不可挡,是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近年来中央高度重视数字经济的发展,

    2020年06期 No.187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0K]
    [下载次数:1380 ]
  • 未来经济发展的六个着力点

    龚震;

    <正>未来五年,也就是"十四五"规划期间,我国经济发展应着力于稳定、创新、人才、法治、安全、质量这六个关键点。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使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此外,2020年还有着特殊意义:一是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我国的经济结构将完成一次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变;二是我国"十三五"规划的收官,意味着我国在2020年之后的未来五年发展,又将有一次新的"引路"。在当前时期和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

    2020年06期 No.187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4K]
    [下载次数:49 ]

人物风采

  • 何传俊:且知耕耘 勿问收获

    金喜英;

    <正>为"三农"尽心竭力,教授农民食用菌种植技术,帮扶菌种场发展壮大,是他一生放在心上、踏踏实实在做的事业。艰苦创业初入九三1965年,何传俊毕业于浙江农业大学植物生理专业,之后进入杭州市农科院工作,一头扎进"农用抗生素筛选"的研究。资料稀缺,无可借鉴,他不怕;条件艰苦,信息滞后,他也不惧。靠着一股子不服输的韧劲,他不耻下问,勤学苦干,终于研制出了名噪一时的抗小麦白粉病特效药——"庆丰链霉菌",为日后进行食用菌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20年06期 No.187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44K]
    [下载次数:26 ]
  • 吴欣航:见贤思齐,唯有锐志进取

    吴珍;

    <正>"人生在世,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要对人类有所贡献。作为一个中国人,就要对中国作出贡献,这是人生的第一要义。"在吴欣航心里,这样的人生才是精彩的、有价值的,才是永远受人敬仰的。"嘀,嗒",关门声很轻,却清晰明确。吴欣航迅速离开被窝,扒拉着窗玻璃,估寻着父母的身影。

    2020年06期 No.187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15K]
    [下载次数:31 ]

精准扶贫

  • 把握后扶贫时代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逻辑力量

    李云才;

    <正>后扶贫时代接续乡村振兴,要深刻认识到:从精准脱贫到巩固脱贫成果是一个坚持不懈的发展过程,从精准脱贫到致富乡村是一个不断加持发展的过程,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性是一项重大战略,在具体实践中必须更多地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符合乡村振兴发展规律的经验与方法。

    2020年06期 No.187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8K]
    [下载次数:80 ]
  • 对脱贫攻坚的成绩应保持清醒的认识

    林修凤;

    <正>今后的扶贫工作将更艰巨。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后,随着绝对贫困标准的提高,扶贫工作变得更艰巨而不是更轻松了。2020年11月23日,我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如何看待脱贫攻坚战所取得的成绩,笔者提出以下三点认识:一、成绩巨大,来之不易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

    2020年06期 No.187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0K]
    [下载次数:45 ]

史海钩沉

  • 王造时的教授生涯

    习罡华;

    <正>王造时(1903—1971),九三学社社员、曾任九三学社上海分社理事会常务理事。王造时以著名爱国民主人士而为人熟知,其实他还是一位杰出的大学教授。下文试以《王造时自述》为基础,结合其他文献,梳理这位九三先贤的教授生涯。王造时是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人。吉安古称庐陵,"自宋欧阳文忠以文章名古今,而周益公、杨诚斋继之,文信国遂以大节照耀史册"[1]。吉安是我国著名的文章节义之邦,

    2020年06期 No.187 60-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62K]
    [下载次数:71 ]
  • 辛树帜:揽才育人 奠基兰大

    张慧;

    <正>辛辛苦苦,独树一帜"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在祖国版图中心、西北黄河之滨的丝路重镇兰州,坐落着一座遐迩闻名、历史悠久的高等学府——兰州大学。兰州大学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清末陕甘总督左宗棠创办的甘肃贡院。1909年,甘肃贡院更名为甘肃法政学堂,成为西北地区最早的高等学府。1913年,甘肃法政学堂改为甘肃公立法政专门学校。1928年,学校扩建为兰州中山大学。此后校名几经更迭,1944年,更名国立甘肃学院,

    2020年06期 No.187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9K]
    [下载次数:84 ]

开卷有益

  • 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观的自觉探索——再读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

    王骏;

    <正>贝尔纳(J. D. Bernal,1901—1971),英国剑桥大学教授、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领域颇有建树,享有盛名,同时,他也是一位卓越的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科学的社会功能》(下称《功能》)一书是其代表作之一,此书自1939年出版以来,持续在国际学术界引起广泛讨论,

    2020年06期 No.187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57K]
    [下载次数:629 ]
  • 神话宇宙观的语言学建构——《盘瓠神话源流研究》读后

    海力波;

    <正>庚子年春,蛰居家中,以读书为消遣,细读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吴晓东研究员的大作《盘瓠神话漯流研究》,如嚼橄榄,意味隽永。此书不仅是对盘瓠神话研究这一领域的深化与拓展,还体现出作者对于中国神话学研究方法的独特思考,故撰写本文,向广大谈者推介该书,也提出自己的些微阅后心得,向吴晓东先生请教。

    2020年06期 No.187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93K]
    [下载次数:140 ]
  • 为什么要学经济学——《经济学入门五十讲》序

    朱海就;

    <正>经常会有人问这样的问题,即"学习经济学有什么用"。对于这个问题,张是之在这本书的前言中已经做了回答,这里我将对这个问题做进一步的说明。经济学是人类的智慧财产,是前人留给后人的思想财富。和自然界一样,人类社会的运行也是有法则的,经济学揭示的便是人类社会运行的法则,这些法则可以被称为"道"。人类如果违背了这些法则,

    2020年06期 No.187 7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99K]
    [下载次数:1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