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编者按:在我国,山区约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集中连片贫困人口数量巨大。在实施农业供给侧改革、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贫困问题集中凸显的山区,成为制约我国农业与农村发展的短板。解决好山区"三农"问题,对于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建设好山区生
2019年01期 No.176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1K] [下载次数:156 ] - 祁春节;
<正>在思路、科技、制度和商业模式上进行创新,并与市场需求相匹配,是实现现代山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区域的县级行政区数约占全国的2/3,人口和耕地分别约占1/3与2/5,大多是"老、少、边、穷"地区。在乡村振兴战略20字方针中,"产业兴旺"放在了第一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保障。
2019年01期 No.176 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6K] [下载次数:274 ] - 翁伯琦;罗旭辉;
<正>强化山区现代特色高效农业绿色发展,需要注重理顺布局与结构、产量与质量、加工与品牌、产品与市场、效益与增收的内在关系,需要特别关注持续发展、生态保护、田野景观、农耕文化、山村旅游的优势发挥。我国山区占国土面积的69%,山区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6%,解决好山区"三农"问题,对于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役、满足农民幸福生活追求,对于建设山区乡村生态文明、
2019年01期 No.176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5K] [下载次数:165 ] - 李加纳;
<正>应依托国家的大力投入,解决农村道路和环境;依托科技和工业建设能力,提升农产品生产的经济效益,重新吸引部分农村劳动力回归农业生产,从事农业产业,让山区丰富优质的农产品成为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现代化程度普遍达到甚至
2019年01期 No.176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1K] [下载次数:114 ] - 路伟;
<正>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关键在于立足丘陵山区实际,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强品种品质品牌建设,着力推动农业"接二连三",运用"互联网+"为现代农业赋能,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不断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农业农村主要经济指标相当于中等
2019年01期 No.176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15K] [下载次数:528 ] - 陈善春;谭志友;
<正>三峡库区柑橘产业的发展成效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一方面得益于相关上级部门的倾情关注和政策支持,另一方面得益于大量科技成果的应用。柑橘是世界第一大水果(占世界水果总产量的1/5),也是世界第五大贸易农产品(仅次于小麦、大豆、棉花和玉米)。柑橘是我国仅次于苹果的第二大水果,2017年,全国柑橘总面积3939万亩,产量3839万吨,均居世界
2019年01期 No.176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2K] [下载次数:200 ]
-
<正>编者按: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必先提振基础研究。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基础研究持续快速发展,步入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产生了一批标志性成果。从衡量基础研究的重要指标——国际科技论文来看,数量不断增长,多年稳居世界第二位。但与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要求相比,我国基础研究的短板却依然突出,重大原创
2019年01期 No.176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8K] [下载次数:145 ] - 卢柯;
<正>要迈过科技创新的关键坎,人是重要因素。但当前科研人员直接科研时间并不充足,一定程度上来看,这是基础研究评价体系出了问题。当前,各类项目评审、各种成果评审、五花八门的"帽子"评审循环迭代,名目繁多,碎片化严重,形成"马拉松比赛中每公里都设奖"的乱象。科研人员疲于应付,无暇安心
2019年01期 No.176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8K] [下载次数:150 ] - 孟安明;
<正>科研项目的经费支持是开展科研活动的基本保障,没有经费就无法开展科学研究。我国基础科学研究项目,主要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科技部资助。绝大部分项目是竞争性项目,科学家根据申请指南自由申请,提交的申请书经过资格审查后送同行专家进行通讯评审,通讯评审得分高者进入第二阶段的会议评审。评审是保证项目竞争的公正性、确保科研计划和规划的落实、避免宝贵
2019年01期 No.176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2K] [下载次数:196 ] - 钱锋;
<正>中美贸易争端再次给了我们提醒,作为国之重器的制造业关键核心技术,我们确实存在着诸多短板和"卡脖子"瓶颈。要从根本上扭转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关键在于加强需求驱动的基础研究。要在短期内有所突破,需要充分发挥中国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构建包涵创新
2019年01期 No.176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1K] [下载次数:147 ] - 李景虹;
<正>基础学科的长远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理工科人才和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对我国这样一个面临着巨大发展任务的国家而言,对科研人才的需求只会是愈加旺盛。实现培养大量科研人才的目标,除了高等教育阶段培养机制、力度、方式等改善提升之外,还离不开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兴趣培养,离不开"高考指挥棒"的作用。我们的
2019年01期 No.176 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6K] [下载次数: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