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 百年五四 再话民主与科学

    张培富;尚国敏;

    <正>2019年注定是不平常的一年。100年前,五四运动爆发。1919年5月4日,北京爆发五四运动,把肇始于1915年的新文化运动推向一个新阶段,由此,民族救亡与思想启蒙交汇一起,"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成为20世纪中国历史进程的主旋律。

    2019年01期 No.176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7K]
    [下载次数:192 ]

本刊专稿

  • 人类生殖系基因编辑的伦理视阈

    翟晓梅;

    <正>某种恣意妄为的无节制行为势必会导致灾难性后果和道德的滑坡。禁止出于增强目的生殖系基因编辑的临床应用,正是从敬畏生命,维系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出发,是以科学精神看待科学的力量和限度,为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划出伦理和价值的底线。

    2019年01期 No.176 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1K]
    [下载次数:491 ]

封面人物

  • “天麻之父”周铉

    赵国英;

    <正>周铉九三学社社员,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长期从事植物种类和植物形态研究工作,我国著名天麻专家,被誉为"中国天麻有性繁殖法的创始人"50多年来,他在天麻的世界里默默耕耘,极致钻研,淡薄名利。种植天麻,他仿佛也是在为自己的灵魂种植粮食。因为那些他视为兄弟姐妹的父老乡亲,他的世界清贫又奢侈,而他自己,

    2019年01期 No.176 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22K]
    [下载次数:109 ]

九三论坛

  • 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路径——九三学社中央第19次科学座谈会

    <正>编者按:在我国,山区约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集中连片贫困人口数量巨大。在实施农业供给侧改革、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贫困问题集中凸显的山区,成为制约我国农业与农村发展的短板。解决好山区"三农"问题,对于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建设好山区生

    2019年01期 No.176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1K]
    [下载次数:156 ]
  • 现代山地农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祁春节;

    <正>在思路、科技、制度和商业模式上进行创新,并与市场需求相匹配,是实现现代山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区域的县级行政区数约占全国的2/3,人口和耕地分别约占1/3与2/5,大多是"老、少、边、穷"地区。在乡村振兴战略20字方针中,"产业兴旺"放在了第一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保障。

    2019年01期 No.176 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6K]
    [下载次数:274 ]
  • 山区现代特色高效农业绿色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翁伯琦;罗旭辉;

    <正>强化山区现代特色高效农业绿色发展,需要注重理顺布局与结构、产量与质量、加工与品牌、产品与市场、效益与增收的内在关系,需要特别关注持续发展、生态保护、田野景观、农耕文化、山村旅游的优势发挥。我国山区占国土面积的69%,山区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6%,解决好山区"三农"问题,对于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役、满足农民幸福生活追求,对于建设山区乡村生态文明、

    2019年01期 No.176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5K]
    [下载次数:165 ]
  • 南方山地农业的发展策略

    李加纳;

    <正>应依托国家的大力投入,解决农村道路和环境;依托科技和工业建设能力,提升农产品生产的经济效益,重新吸引部分农村劳动力回归农业生产,从事农业产业,让山区丰富优质的农产品成为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现代化程度普遍达到甚至

    2019年01期 No.176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1K]
    [下载次数:114 ]
  • 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的重庆实践

    路伟;

    <正>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关键在于立足丘陵山区实际,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强品种品质品牌建设,着力推动农业"接二连三",运用"互联网+"为现代农业赋能,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不断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农业农村主要经济指标相当于中等

    2019年01期 No.176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15K]
    [下载次数:528 ]
  • 以科技创新推动三峡库区柑橘产业转型升级

    陈善春;谭志友;

    <正>三峡库区柑橘产业的发展成效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一方面得益于相关上级部门的倾情关注和政策支持,另一方面得益于大量科技成果的应用。柑橘是世界第一大水果(占世界水果总产量的1/5),也是世界第五大贸易农产品(仅次于小麦、大豆、棉花和玉米)。柑橘是我国仅次于苹果的第二大水果,2017年,全国柑橘总面积3939万亩,产量3839万吨,均居世界

    2019年01期 No.176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2K]
    [下载次数:200 ]

民主经纬

  • 技术化社会的3.0版

    邱泽奇;

    <正>近20年,中国技术化社会3.0版有了比较深刻的变化,可以归纳为向纵深发展和向大动态发展。技术通过社会化的创新与应用促进了个体的独立和场景的复杂化。用户个体化和应用场景化结合带来的影响是,社会行动的动态阈值越来越宽,进而使得社会变得越来越脆弱。

    2019年01期 No.176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6K]
    [下载次数:970 ]
  • 历史遗留问题为何难解

    吕德文;

    <正>"历史遗留问题"之所以成为"问题",关键还是社会转型带来的利益调整、价值转变及国家与个体关系变迁重新激活了已然"封存"的记忆。在这个意义上,只要社会转型未能完成,"历史遗留问题"就始终无解。信访治理应该改变思维,不应再追求彻底化解积案,而应着眼于维持底线秩序。

    2019年01期 No.176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9K]
    [下载次数:177 ]
  • 借势借力 共建平台 融合发展——九三学社杭州市江干区基层阵地建设实践

    <正>社江干区基层委采用"综合体"型阵地打出一套"九化三拓"组合拳,开创独特的九三学社阵地建设"江干路径"——取得中共江干区委的大力支持,借势中共各级党委融合发展,借智九三学社各级专家资源拓宽综合培育渠道,借力区委各单位共促创新,广泛开展合作共建。

    2019年01期 No.176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6K]
    [下载次数:46 ]

关注

  • 激发企业主体活力是发展之本

    陈利浩;

    <正>激发企业活力,说到底是要激发企业家的活力。通过基本经济制度的强调和坚定,给民营企业家吃了"定心丸";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正向激励的强化,给国有企业家吃了"活力丹"。民营企业座谈会不光是给民营企业家吃了"定心丸",更是给广大党政干部公平对待民营企业的执政行为吃了"定心丸"。

    2019年01期 No.176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9K]
    [下载次数:39 ]
  • 中产的焦虑与移民的经济分析

    马俊杰;

    <正>未来几年,美国和欧洲收紧移民政策将是一个难以逆转的趋势。这不仅意味着一直以来享受着"两个世界中最好的"的人们不得不作出取舍,还意味着对国民责任的要求史无前例地增强,各国所面临的内部压力也将变大,维持社会和经济稳定的成本将越来越高。

    2019年01期 No.176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0K]
    [下载次数:70 ]

科学传播

  • 优化评价 加强培养 协同创新——九三学社科学家谈“强化基础研究,促进重大原始创新”

    <正>编者按: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必先提振基础研究。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基础研究持续快速发展,步入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产生了一批标志性成果。从衡量基础研究的重要指标——国际科技论文来看,数量不断增长,多年稳居世界第二位。但与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要求相比,我国基础研究的短板却依然突出,重大原创

    2019年01期 No.176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8K]
    [下载次数:145 ]
  • 形成有利于原始创新的评价制度

    卢柯;

    <正>要迈过科技创新的关键坎,人是重要因素。但当前科研人员直接科研时间并不充足,一定程度上来看,这是基础研究评价体系出了问题。当前,各类项目评审、各种成果评审、五花八门的"帽子"评审循环迭代,名目繁多,碎片化严重,形成"马拉松比赛中每公里都设奖"的乱象。科研人员疲于应付,无暇安心

    2019年01期 No.176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8K]
    [下载次数:150 ]
  • 优化国家科研项目评审要素与程序

    孟安明;

    <正>科研项目的经费支持是开展科研活动的基本保障,没有经费就无法开展科学研究。我国基础科学研究项目,主要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科技部资助。绝大部分项目是竞争性项目,科学家根据申请指南自由申请,提交的申请书经过资格审查后送同行专家进行通讯评审,通讯评审得分高者进入第二阶段的会议评审。评审是保证项目竞争的公正性、确保科研计划和规划的落实、避免宝贵

    2019年01期 No.176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2K]
    [下载次数:196 ]
  • 构建包涵创新链和创新要素的协同创新体系

    钱锋;

    <正>中美贸易争端再次给了我们提醒,作为国之重器的制造业关键核心技术,我们确实存在着诸多短板和"卡脖子"瓶颈。要从根本上扭转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关键在于加强需求驱动的基础研究。要在短期内有所突破,需要充分发挥中国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构建包涵创新

    2019年01期 No.176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1K]
    [下载次数:147 ]
  • 改善基础学科人才选拔和培养状况

    李景虹;

    <正>基础学科的长远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理工科人才和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对我国这样一个面临着巨大发展任务的国家而言,对科研人才的需求只会是愈加旺盛。实现培养大量科研人才的目标,除了高等教育阶段培养机制、力度、方式等改善提升之外,还离不开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兴趣培养,离不开"高考指挥棒"的作用。我们的

    2019年01期 No.176 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6K]
    [下载次数:144 ]

沿黄生态与经济建设

  • 黄河流域湿地的保护与管理

    崔丽娟;

    <正>目前,黄河流域湿地存在诸多问题。对黄河流域重要湿地进行分区分级分类保护管理,完善现有法律法规,加强湿地保护执法力度,加强黄河全流域湿地保护顶层制度设计,等等,是黄河流域湿地保护管理的应对之策。一、黄河流域湿地概况黄河流域总湿地面积不大,湿地覆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湿地质量很好,以自然湿地为

    2019年01期 No.176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31K]
    [下载次数:679 ]
  • 黄河:不朽的大河文明

    张小军;

    <正>要让大河文明重焕活力,首要的是建立和谐的文化生态。文化生态和自然生态的双生态文明,应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文明也蕴育着不朽的中华文明。黄河和长江流域的东方两河文明是世界上伟大的文明,也是世界四大古文明之一,其文明血脉今天依然流淌在中国大地上。另外三个古文明也都与河流相关,它们是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美

    2019年01期 No.176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6K]
    [下载次数:742 ]

开卷有益

  • 科学精神在中国

    刘亚东;

    <正>2019年是五四运动爆发一百周年。在中国古老的大地上,对科学的呼唤已经回荡了整整一个世纪。说起科学,人们很容易理解为科学知识。事实上,它还包括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其中,科学精神是统领,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和理念。在我看来,1919年的中国缺乏科学精神,2019年的中国依然缺乏科学精神。为什么这样说呢?今天中国社会的很多问题,归

    2019年01期 No.176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38K]
    [下载次数:246 ]
  • 以智识推动科学,以科学贡献社会

    饶毅;

    <正>如果,科学家在中文中是崇高词汇,而在英文中是一般词汇;知识分子在中文中是一般词汇,而在英文中是崇高词汇。那么,什么是科学知识分子,有不同看法;如何做科学知识分子,有不同方法。科学知识分子有两种:Intellectuals in Science,或Scientific Intellectuals;分别侧重在科学研究中以智力为重,或在社会中承担科学家的责任。解析科学知识分子可从三个方面入手:科学研

    2019年01期 No.176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97K]
    [下载次数:175 ]

史海钩沉

  • 程开甲:赤子之心,为国铸盾

    王卓;

    <正>在总结自己人生时,程开甲很感慨:"我不回国,可能会在学术上有更大成就,但最多是一个二等公民身份的科学家,绝不会有这样幸福,因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和祖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2018年11月17日,中国核武器研究的开创者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程开甲院士逝世。屈指可数的在世"两弹一星元勋"名单中,又少了一个名字。斯人已逝,精神永存。我们需要记起他,了解他,和他们那一代人。

    2019年01期 No.176 6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0K]
    [下载次数:143 ]

人文茶舍

  • 伟大时代的个人命运——我与改革开放共成长

    陈美琼;

    <正>1977年,中共中央宣布恢复高考,宛如一声春雷,预示着科学春天的到来;1978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正式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恢弘篇章。至此之后犹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就是通过高考,我改变了自己人生轨迹,也从此踏上实现梦想的奋斗之旅。1975年,我和许许多多知识青年一样,怀揣改天换地的美好梦想,来到农村插队落户。现在回想起来,这真是一段终身难忘的经历。记得刚到农村,就碰上了"双抢"。夏日

    2019年01期 No.176 7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3K]
    [下载次数:134 ]

纪念《民主与科学》创刊30周年

  • 李大钊论民主(上)

    李醒民;

    <正>科学与民主,是五四时代的主旋律。作为五四时期中人,李大钊同样慧眼识真金。尤其是,他对民主的领域普适性、机会均等性、精神气质性、世界一体性的理解,可谓深中肯綮、入木三分,不愧是一位先知先觉的时代巨人。李大钊(1889—1927)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五四时期的重要代表人物。

    2019年01期 No.176 7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1K]
    [下载次数:225 ]
  • 对模拟民主投票的再思考

    马岭;

    <正>民主可能导致社会分裂,民主的结果可能违背初衷,民主可能走向独裁,但因此而放弃民主也是不能够被接受的。民主需要必要的调节机制来化解冲突,避免分裂。在课堂上通过模拟投票选择出游地点,已成为笔者教学中的"保留节目",在由此总结出民主的若干特性之后1,每次在新的班级做新的一轮模拟时,总是还有新的发现,作为"补充"特记录在此。一、民主可能导致社会分裂有部分同学反思投票的整个过程后发现:

    2019年01期 No.176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5K]
    [下载次数: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