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 反腐败斗争的决心:猛药去疴 重典治乱 刮骨疗毒 壮士断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讲话摘要

    坚决惩治腐败,是全党全民全社会当前共同的迫切愿望。有坚定的决心,把这种决心传导给整个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有力量的表现。反腐败不仅仅是执政党的重大政治任务,同时也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晨钟暮鼓,未能惊醒那些贪腐之客。关键在于,高压线是否真正带电,容忍度是否真正为零。治沉疴痼疾,要下猛药、用重剂,勇于刮骨疗毒、壮士断腕,更需要制度建设的真正落实,唯有如此,才能除病根祛病灶。反腐败斗争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历史任务,反腐败斗争的深入,惟有依靠广大人民群众,集聚起刚健向上的正义之气。鲁迅曾经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这场持久战中坚韧地坚守、拓进。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2014年01期 No.146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180 ]

民主与法治

  • 民主事关社会的福祉与尊严

    李侠;

    民主机制对于整个社会而言,它是一种普遍性的福祉,也是文明的坚定捍卫者。

    2014年01期 No.146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34 ]
  • 司法改革的难点和路径在哪里

    张建伟;

    <正>司法攸关国家长治、社会秩序安定与人权保障,其重要性如当年伍廷芳指出的那样:"司法者,全国治体命脉所系,非从表面皮相者也。"司法既如此重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思想观念的变化,革故鼎新就势所必需。多年来社会各界倡言"司法改革",立法与司法机关也不断推动改革进程,每年"两会"许多代表和委员也都颇为关注司法改革,这些都无不源于对司法以及司法改革重要性的体察。

    2014年01期 No.146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412 ]
  •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谢晖;

    <正>在我国古史的传说时代,有这样两位兄妹人祖,他/她们就是伏羲和女娲。有关他/她们优美的传说和记忆,可谓开辟了中国历史的创世纪。后世的人们循着这一故事,创作了无数艺术作品,其中被广泛关注的是多有发现的汉墓砖画中的伏羲女娲像。特别是在山东、新疆一带出土的砖画像中,每有栩栩如生的伏羲女娲人首蛇身像。在这些画像中,其中女娲执规、伏羲执矩的画面引致人们广泛的关注,有人把它描述为始祖对秩序的关注,有人把它描述为中国标准产生的标志,还有人强调它严谨有致的科学价值。

    2014年01期 No.146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169 ]
  • 民主离不开法治——剖析衡阳“贿选门”

    傅达林;

    民主与法治是这个时代的世界潮流,二者虽然可能发生冲突,但根本上是相辅相成的。法治须以民主为基础,民主也须以法治为前提。

    2014年01期 No.146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178 ]
  • 为什么地方人大在立法上少有作为

    秦前红;

    <正>本年度召开的湖北省人大全体会议,有一项颇引人注目的议程:将在大会上审议《湖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本项议程之设立除了凸显湖北省对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治理的重视外,更耐人寻味的是省级人大全体会议行使立法权近年来几乎少见。但愿湖北省人大此举能激活有关地方人大运作的关注。一定层级的地方人大获得立法权并非人大制度降生即有,其与地方人大常委会的产生发展相始终。1954年,宪法草案交由全民讨论时,有人提出,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也应该和全国人大一样设立常委

    2014年01期 No.146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280 ]
  • 战争中的奉献

    马岭;

    <正>在红色圣地西柏坡,听到这样一首《支前民谣》:"把最后的亲人含泪送上战场,把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把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把最后一件老棉袄盖在担架上。"(大意如此)第一次听到这支民谣,心灵为之一颤,随后又在不同场合多次听到。山一样的沉重感扑面压来,一时无语。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奉献?"把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把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把最后一件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掏心掏肺,掏空了自己的一切,几乎断

    2014年01期 No.146 1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38 ]
  • 2014年值得期待的几部法律

    刘武俊;

    <正>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的五年立法规划,也是未来五年沉甸甸的"立法清单",其中备受社会关注的环境保护法的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修订,以及与落实"税收法定"原则密切相关的税收征收管理法(修改)、增值税法等若干单行税法等,都被列入条件比较成熟、本届任期内拟提请审议的第一类项目,有望在2014年完成或者取得重大进展。2014年,多次征求民意多轮审议的新环保法能否真正长出"牙齿"来,大修后的"大气法"能否打造中国版的"清洁空气

    2014年01期 No.146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26 ]

科学博议

  • 关于希腊神话代达洛斯和伊卡罗斯的另类解读

    李醒民;

    <正>在希腊神话中,有代达罗斯和伊卡罗斯的有趣故事。故事的说法不一,但是具体情节出入不大。代达罗斯是一位无所不能的能工巧匠,他的外甥塔罗斯拜他学艺。后来,外甥的技艺超过舅舅,名声大震。代达罗斯开始嫉妒外甥,瞅准机会把他从雅典卫城上扔了下去。为逃避判罪惩罚,他带着儿子伊卡罗斯到克里特岛躲避,但是岛王米诺斯讨厌他们到来,设计将其诱入迷宫并关闭大门。父子二人无法出走,后在王妃玛什帕的好心相助下才得以摆脱迷宫。

    2014年01期 No.146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335 ]
  • 2013年高等教育的记忆

    刘尧;

    <正>2013年,引人关注的高等教育事件中,有值得称颂的贫困生免费读大学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有喜忧参半的"三无"博导"下岗待业"与劝退97名成绩太差学生;有令人不安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出现"掺水"与"女神励志奖学金"现身大学;有令人纠结的大学生每月需要多少生活费与外语考试不再在统一高考时举行;有备受争议的五百大学毕业生卖猪肉事件与新任校长遭遇"联合声明"风波;也有惊心动魄的"复旦研究生投毒"事件……值此2014年初,我们怀着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希望与反思,盘点我国高等教育每月的热点问题,希

    2014年01期 No.146 2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26 ]
  • 教育:普遍存在的知识退化现象

    彭思龙;

    实现一个民主富强的中国,教育是最根本的一种手段。在没有改变目前教育内容空洞化和形式功利化的条件下,我们可能还会有很多的曲折去经历。

    2014年01期 No.146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51 ]
  • 教育要回归人性,回到常识

    周国平;

    <正>教育的道理,说起来也很简单,是一些常识,但是,我们现在教育的问题,恰恰是严重地违背常识。人有生物性和精神性两个层面,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针对人的精神禀赋,让它们发展得更好。"人的精神禀赋"又分为三个方面,简单来说,就是德育、智育和美育,只有这三种能力都发展得非常好了,才会是一个优秀的人。智力教育追求的目标是什么?肯定不应该只是让学生掌握一点知识,为"应试"做准备,

    2014年01期 No.146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167 ]
  • 生态文明与人类中心主义的博弈

    黄建海;

    <正>生态文明已经成为事关人类生死攸关的重大课题,上帝留给人类做出最后抉择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据报,2010年,全世界有320万人因暴露在大气污染中而过早死亡,另有22.3万人因空气污染直接死于肺癌。江苏一8岁女童确诊为肺癌,就是因为家住在马路边,长期吸入大量尘埃所致。导致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不是别人就是人类自己。长期以来,总有人无视人为活动对生态的巨大影响。联合国提供的最新权威研究报告证实,人为因素是导致生态危机的主因。关注生态危机,建立生态文明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2014年01期 No.146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108 ]
  • 科学是可以质疑的吗

    莫愁;

    <正>公众能不能讨论科学问题?对这个问题,很多人期待一个是与否的简单答案。然而给出个简单答案,虽然容易,却无助于解决问题。这要先从科学是什么说起。科学是人类对自然界的一种认知体系。从远古到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民族和文化,都对自然界有着自己独特的认知体系,他们或是基于神话等人类想象,或是在早期有限思维体系以及工具手段下,形成一种朴素自然观。14世纪文艺复兴之后的几百年间,科学先是在

    2014年01期 No.146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70 ]
  • 科学界的“流星”

    丁福虎;

    <正>在晴朗的夜空,流星体受地球引力的吸引,在大气层中划过一道美丽而耀眼的轨迹,最后消失在茫茫的夜空之中,让很多诗人感慨不已。然而在科学界,这种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现象也有不少。笔者最近在查阅一个学科的高被引文献时,发现进入该学科千分之一的高被引文献仅有22篇,其中就有6篇论文的第一作者为博士研究生。千分之一高被引论文,国外也叫热点论文,大都是一些学界泰斗和学科领军人物的代表作品,出现在一些初出茅庐的博士研究生之手,确实让我感到震惊。

    2014年01期 No.146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18 ]

思想空间

  • 诗苑玫瑰——莪默的诗魂

    孙慕天;

    <正>又一个春天来了,虽然年齿日增,看着灿烂的春阳,心中仍然充满了希望。除夕清晨,突然想起儿时读过莪默歌咏春天的名诗:来呀,请来浮此一觞在春阳之中脱去忏悔的衣裳"鸿鸟"是飞不多时的——鸟已在振翮飞翔这是《鲁拜集》中的诗。念初中时,学校后面就是市图书馆,我当时可能是该馆持有外借图书证的最小读者,一次可以借出三本书。13岁那年,我读初二,借到郭沫若译莪默·伽亚谟的《鲁拜集》,一下子被吸引住了。郭沫若以写作《女神》的浪漫情怀,有

    2014年01期 No.146 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70 ]

书与思

  • 闲话蔡元培与北大

    金涛;

    <正>记得北大百年校庆时,来自世界各地的许多校友,三三两两来到未明湖畔,在蔡元培先生的铜像前合影留念,追思老校长治学育人、开一代新风的历史功绩。说实在话,百年校史,真正有所建树、永垂校史的校长能有几人,蔡元培先生当之无愧是天下第一人。余生也晚,没能见过蔡元培先生。百年校庆来校的校友中,恐怕也很少有人亲聆老校长的教诲。当年访问90高龄的严济慈,老人家回忆起抗日战争时从

    2014年01期 No.146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73 ]
  • 检讨书与忏悔录

    陶东风;

    <正>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文革"或反右时期的受难者、幸存者开始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写回忆录,其中的一部分内容,就是对自己"文革"时期所犯过失的忏悔和反思。这些作品的书写者常常有双重身份,既是一个灾难的承受者,不同程度上也是别人灾难的制造者,因此他们的见证也是对自己过失的见证。这是特殊意义上的"见证文学":见证自己的污点言行,以便重获做人的尊严。卢弘在《我的一件亏心事》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陈英,一个上世纪40年代初就参加了抗日的杰出女性,因向领导如实地交待自己被国民党俘虏的

    2014年01期 No.146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208 ]
  • 真之追求

    李文倩;

    寂寞求真,不仅是一种学术态度,在真正的学者那里,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2014年01期 No.146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下载次数:23 ]
  • 未见如故的朋友

    吴炳南;

    <正>民谚:天干无露水,老来无人情。上半句,属天体运行规律,难以违拗;这下半句,阅读吴心白先生作品《荒唐人生——咱要出头天》之后,则受到了颠覆。读者八五,作者八七,均在逾八晋九之列,称老无疑。他写此书,字字是真,句句是情,我读此著,篇篇入心,章章动容,老伴似有察觉,争相捧读,于是互相打起"时间差"。阅毕即迫不及待荐与老友去分享。此行此举,离开"人情"二字将何以解释?我一向相信"第六感觉"说,彼岸心

    2014年01期 No.146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6 ]

随笔

  • 叶铭汉院士忆抗战时期内迁之经历

    柯遵科;

    <正>1937年11月,日军占领上海,上海租界成为日军包围中的"孤岛"。由于英、美、法等国在淞沪抗战期间保持所谓中立立场,日军并没有贸然对租界采取军事行动。当时叶铭汉家住在法租界内,他刚从萨坡赛小学毕业。淞沪抗战爆发后,母亲让他就近上震旦大学附中初中部。震旦大学是法国天主教会在华办的大学,震旦附中的教育也是法国式的。1940年夏叶铭汉初中毕业时,他一心想今

    2014年01期 No.146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70 ]
  • 不倒的灯塔——怀念王元化先生

    罗银胜;

    <正>我认识王元化先生较迟,但也有好多年了。每每想起元化先生生前的音容笑貌,总不能自已。"我是吸取地下党文委的奶汁长大的"我因为写作《顾准传》的因缘,通过知名学者、顾准的胞弟陈敏之先生的介绍,认识了顾准同志的许多老战友、老同事、老部下,如骆耕漠、徐雪寒、李慎之、雍文涛、林里夫、周静、陈易、顾行言、李云、吴敬琏、赵人伟、陈瑞铭、张纯音、张卓元、董辅礽、李文杰、李鸿寿等先生,元化先生也在其中。在与这些老同志的接触过程中,我

    2014年01期 No.146 6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44 ]
  • 释放生命的全部光辉

    袁陶萍;

    <正>13岁时愤而当众撕碎侵略者的旗子安徽省怀宁县白麟坂镇的铁砚山房是邓稼先出生的地方。邓稼先的父亲邓以蛰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邓稼先出生后不久,母亲就带着他来到当时在北大任教的父亲身边。在父亲的熏陶和影响下,邓稼先在上小学的时候就开始读四书五经,此外,他还对世界名著感兴趣,并且早早地接触了英文、数学等科目。可以说,邓稼先的童年生活,充满着书本香气。

    2014年01期 No.146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21 ]
  • 老布尔什维克的关键词——个人生活视角

    杜丽燕;

    那是一个充满了理想、信念的时代,这个时代的灵魂,是那些老布尔什维克们身体力行的共产主义信念。

    2014年01期 No.146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22 ]
  • 鲁哀公之哀

    郑连根;

    <正>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鲁哀公亲自发表诔文(悼念文章),说:"旻天不吊,不憗遗一老,俾屏余一人以在位,茕茕余在疚。呜呼哀哉!尼父,毋自律!"这段话很深情,大意是:老天呀,你真不够慈悲,就不肯为我留下一位智慧老人,让他帮助我当好国君。现在,我一个人茕茕孤立,忧苦万分。呜呼哀哉!失去了仲尼先生,我都没效法、学习的对象了。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孔子去世让鲁国国君如

    2014年01期 No.146 7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87 ]

快语诤言

  • 建社会监督员制度不如建独立的招生委员会

    熊丙奇;

    <正>中国人民大学将首次推行本科生招生社会监督员制度。社会监督员由学校公开向社会征选,或由学校本科生招生工作委员会推荐产生,社会监督员任期2年,有权听取学校本科生招生工作情况汇报,随时抽查学校本科招生工作执行情况,并巡视学校特殊类型考试或网上录取现场。人民大学建立社会监督员制度,其用意是十分明显的,就是尽力挽回此前学校招生腐败案的影响,

    2014年01期 No.146 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30 ]
  • 别忘了追究那些“不在场”的人

    游宇明;

    <正>在中国的官场,面子工程、政绩工程是过街老鼠,人人见了都忍不住要吐一口唾沫,然而,奇怪的是,许多时候,那些搞面子工程、政绩工程的人并没有将众人的白眼当回事儿,你吐你的唾沫,他做他的恶心事。甘肃省通渭县一些地方在推广地膜覆盖技术时弄虚作假即为一例。中央电视台记者在甘肃省通渭县碧玉乡南岔村、第三铺乡城墙湾村采访时发现了这样的怪事:有

    2014年01期 No.146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16 ]
  • 历史的沉思

    刘益飞;

    <正>不久前,不少媒体纷纷转载成都商报记者采访近来名噪一时的北京庆丰包子铺副总经理徐林的一则消息,引人注目的标题是"庆丰包子铺收藏起主席用过的餐桌餐具"。看到这则消息,情不自禁地联想起35年前与之非常近似的那则消息:1978年底,中共中央党校组织学员到北京市郊红星养猪场参观机械化养猪,大家看到在该场的会议室内,将曾经来场视察的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在那里用过的物品,

    2014年01期 No.146 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34 ]

  • 征稿启事

    <正>《民主与科学》现设有"民主与法治"、"思想空间"、"科学博议"、"科文交汇"、"书与思"、"回眸"、"随笔"等栏目,除深层次探讨民主与科学、科学与文化等相关问题外,还涉及哲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诸多领域。我们竭诚欢迎各界人士向本刊投稿。来稿一般以五千字为限,欢迎短稿,尤为欢迎短小精悍、可读性强的时事评析、学术随笔、思想评论和读书札记等。本刊网址:http://www.ds191954.net电子信箱:minkebu@263.net

    2014年01期 No.146 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16 ]
  • 九月三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正>~~

    2014年01期 No.146 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09K]
    [下载次数:47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