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稿

关注

  • 人民呼唤今天的焦裕禄

    任彦芳;

    今年8月16日,是焦裕禄同志诞辰90周年。焦裕禄,一个曾经家喻户晓的名字。他感动了全中国的人,被誉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他是人们心目中忧国忧民、鞠躬尽瘁的好干部的象征。在与共和国一起成长的那一代人中,焦裕禄的事迹是难以忘怀的。有人也许会设问,焦裕禄若在世,已是90岁了,在"文化大革命"的动乱中,他会经历什么?在改革开放后,他会如何作为?在今天,他会怎样思考?已逝去的人物是无法假设的,但可以说,只要他还坚守着参加革命的初衷和理想,胸膛中跳动着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他就会与党和人民一同经受考验,探索改革开放的道路;他将不断地在实践中学习和思考,不懈地追求和奋斗。他不会停步。焦裕禄在今天,仍是所有干部的一面镜子。回顾焦裕禄生前身后的岁月,可以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重读焦裕禄,感受真实的焦裕禄,我们能感到时代和人民呼唤焦裕禄的迫切声音,又能时时感觉到焦裕禄注视着今天的目光。

    2012年04期 No.137 5-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下载次数:227 ]

回忆与缅怀

  • 一片冰心在玉壶——纪念周培源先生诞辰110周年

    苗高生;

    <正>学生时代,我就知道周培源先生的名字。知道他是一位物理学家,也是一位爱国的进步人士。周培源先生在我们学生心目中是倍受尊敬的。只是我是学历史的,隔行隔业,对周先生的著述等等从未接触,对他的生平事迹更不曾知晓。一切也就淡淡过去了。

    2012年04期 No.137 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50 ]
  • 为海洋和时间赛跑——记中科院院士刘瑞玉

    戴红;

    <正>2012年7月16日,90岁的著名海洋生物学家中科院院士刘瑞玉走完了人生最后一段路。一位把自己的一生都交给了祖国海洋事业,直至生命前的最后一刻都在为工作操劳的老人,安祥地合上了疲惫的双眼。

    2012年04期 No.137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33 ]
  • 启功研究的当代意义

    赵仁珪;

    <正>最近我写了一篇《启功先生的文化价值》的文章,主要观点是启功先生的文化成就能够横跨学术与艺术两大领域,且在很多具体领域中,都达到当代顶级水平,是名副其实的全能学者和艺术家。再加之他具有高尚的道

    2012年04期 No.137 2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59 ]

思想空间

  • 守正大学的精神

    薛安克;

    <正>·守住良知要有定力,有方寸,有原则。·守住了良知,就是守住了人的根本和底限。亲爱的2012届同学们:今天你们毕业了,祝贺你们!去年,老薛侃激情,惹得一些老友新朋至今还调侃我:"你都这把年纪了,还能有激情吗?"同学们,今天这样的场景,我能不激情吗?

    2012年04期 No.137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23 ]
  • 在怀疑的时代更需要信仰

    卢新宁;

    <正>·我唯一的害怕,是你们已经不相信了——不相信规则能战胜潜规则,不相信学场有别于官场,不相信学术不等于权术,不相信风骨远胜于媚骨。谢谢你们叫我回家。让我有幸再次聆听老师的教诲,分享我亲爱的学弟学妹们的特殊喜悦。就像刚才那首歌唱的,"记忆中最美的春天,难以再回首的昨天"。如果把生活比作一段将理想

    2012年04期 No.137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53 ]
  • 论人性的异化

    罗卫红;

    <正>人的本质:自我意识还是社会存在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人,在黑格尔看来是和自我意识等同的。"在法国哲学家笛卡儿眼中,人是相对意识存在的:"我思故我在。"诚然,人,作为自然界的特殊生物体,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对自己一只受伤的脚趾头的关注,要远胜于对远处一场地震的关注"。这是生物体自我保护

    2012年04期 No.137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111 ]
  • 柏拉图洞穴比喻所揭示的真理观

    高继海;

    <正>柏拉图哲学思想的精髓集中地体现在《理想国》第六卷和第七卷。他关于太阳的比喻,关于分割线的比喻,以及洞穴的比喻,都是为了说明其形而上学核心理念的。到第六卷结束,格劳孔已经完全接受了苏格拉底的观点。第七卷开始,柏拉图继续让苏

    2012年04期 No.137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425 ]

民主与法治

  • 预算法修正案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冯兴元;

    <正>预算法修正案征求意见稿把"强化国家宏观调控"目标放到第一条总则里面。那是有问题的。宏观调控不是越加强越好。宏观调控搞得不好,就把经济搞死了。只强调宏观调控,着眼于短期操作,眼中只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行不通的。相比

    2012年04期 No.137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71 ]
  • 《预算法》修订需确立人大主导定位

    张千帆;

    <正>1994年《预算法》颁布后,社会各界就曾发表过诸多不同意见。早在2004年,全国人大即启动了《预算法》修改程序,直至今年才公布了修正案草案的二次审议稿,足见政府内部不同部门之间的博弈也同样激烈。此次修订能

    2012年04期 No.137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293 ]
  • 参加《电视问政》后的思考

    赵振宇;

    <正>"电视问政"已经成为武汉市治庸问责、沟通政府与民众,改善和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的一个平台,受到舆论的广泛关注。2012年3月1日,武汉市交委、城管局等27家单位主要负责人通过新闻发布会,分别就规范出租车营运秩序、查控违

    2012年04期 No.137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41 ]
  • “两型社会”与立法自治

    谢晖;

    <正>一、人类面对的三种关系我把人类面临的关系一分为三:一是天人关系,即自然和人类的关系,或人与对象的关系。对此,有董仲舒的天人合一说,也有近代西方兴起的、特别是休谟提出的主、客两分说。对天人关系的不同解说,

    2012年04期 No.137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11 ]
  • 传媒要有国家版图意识

    陈力丹;

    <正>黄岩岛事件让我国的传媒多少意识到国家领土和主权的重要性。我们不仅要维护我国的领土主权,同时也要在我国政府承认的前提下,尊重别国的领土和主权。在这方面,我国的传媒负有很大的责任,因为我国的传媒均为国有资产,传媒上关于国

    2012年04期 No.137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580 ]
  • 从舆论司法走向司法舆论

    余双彪;

    <正>社会的转型期,一切都在变化,司法概莫能外。在开放、透明、信息化的条件下,随着不同情绪的追逐和发酵,不同声音的质疑和关注,特别是舆论的深度跟踪和监督,司法平衡各方利益的难度越来越大,司法公正也日趋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并持续推动的焦点性问题。一些案件、事件发生后,在

    2012年04期 No.137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374 ]
  • 新媒体管理的挑战与出路

    徐艳珠;

    <正>在传统媒介时代,在自上而下的舆论引导和管理机制治理下,社会公众自由表达意见的平台很有限。互联网时代的来临颠覆了这一社会潜规则。在网络虚拟世界,人们不惮发表各种批评意见,也不惮触及敏感话题。在互联网空间日益开放自由、公共

    2012年04期 No.137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98 ]
  • 司法与网络民意

    张建伟;

    <正>我们已经进入人人都是通讯社、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是时事评论员的时代,这个时代是由互联网造就的。网络民意的浪潮时时触动甚至冲击政府部门或司法机关旧有的权力运作习惯,起到对权力良性运作的监督作用,推动政治清明和司法公正。不过,

    2012年04期 No.137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205 ]

科学博议

  • 关于科学精神气质

    李醒民;

    <正>在1942年的论文"科学规范结构"中,默顿系统地提出"科学精神气质"(the ethos of science),亦称默顿规范(Mertomian norms)。他是如下界定这一概念的:"科学精神气质是有感情情调的一套约束科学家的价值和规范的综合。这些规范用命令、禁止、偏爱、赞同的形式来表示,它们借助建制性的价值而获得其合法地位。这些通过格言和例证来传达、

    2012年04期 No.137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732 ]
  • 文凭异化与文凭回归

    刘尧;

    <正>在古代,文凭是指官府发给读书人的证明文书。现代社会,文凭代表一个人受教育的程度。虽然,文凭是社会识别与任用人才的重要依据之一,但文凭不完全等同于能力与文化。可是,今日社会出现了愈演愈烈的文凭崇拜趋向,随之带来了形形色色的文凭异化,正在蚕食着文凭的尊容。特别是曾经被

    2012年04期 No.137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56 ]
  • 钱学森解读“钱学森之问”——读《钱学森年谱》偶记

    顾孟潮;

    <正>近日读霍有光先生150万字的著作《钱学森年谱(初编)》(2011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此书是一部全景式的钱学森一生翔实的史料文集,读后使人颇有感想,遂写出"偶记"多篇,愿与有同好的朋友分享"读书养心"的快乐。

    2012年04期 No.137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159 ]
  • 谁能“计划”创新能力

    游宇明;

    <正>"211"工程、"985"工程之后,从2012年5月起,教育部又决定实施"2011"计划,该计划全称是"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教育部的意思非常明显:中国的高等学校创新能力不够,希望通过这个工程好好激发一下。一些官员能认识到中国的高等学校创新能力不

    2012年04期 No.137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20 ]

书与思

  • 《我们时代的伦理学》序言

    何怀宏;

    <正>初学伦理学或只是想了解一下伦理学的人经常会向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伦理学是难还是不难?但我自己其实也会对这个问题感到困惑,我开始学的时候是觉得不太难的。因为伦理学有这样一个特点:它不像其他许多社会科学的学科,比如经济学、心理学、法律学,其中充满了大量

    2012年04期 No.137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84 ]
  • 知经误者在诸子——局外人的星空

    袁剑;

    <正>一位对中国思想界情况颇为熟悉的年轻朋友送了我一个绰号:局外人的单口相声。如果其中还蕴含着某种褒义的话,我愿意将这顶帽子转送给钱宏兄。因为他比我更为合适。所谓局外人,是指其身份。近二十年,中国思想界出现了一种非常独特的景观:经济学家以及相关背景的技术官僚几乎垄断了中国公共舆论界,经济学以及相关的技术话题成为中国

    2012年04期 No.137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33 ]

随笔

  • 文化批评的公共性

    陶东风;

    <正>作为公共书写形式的文化批评,以其公共性为根本特征。文化批评之所以具有强烈的公共意义,恰恰因为它所传达的不是不可怀疑的"绝对真理",也不是高深莫测的专业化知识,而是凡夫俗子皆可置喙、可商讨的"意

    2012年04期 No.137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222 ]
  • 主动出让思维器官

    安立志;

    <正>先秦时期的中国思想界,是否如同森林与花园,总是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和谐状态?看来并非如此。诸子之间也有攻讦,也有倾轧,先不说李斯如何毒死了水平远在自己之上的同窗韩非子,就是孟轲也曾辱骂墨子是"禽兽"。

    2012年04期 No.137 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13 ]
  • 政治责任与真爱秩序——评电影《最爱》

    谌洪果;

    <正>《最爱》反映了一个沉重的主题:一群因为卖血而染上艾滋病的村民,遭受歧视和唾弃,只好来到废弃的小学,集体过相依为命的生活。他们性格各异,相互之间也发生各种各样的冲突,但在短暂的有生之日里,他们有憧憬,有遗憾,有卑微的欢笑,有痛苦的挣扎。在这群人中,赵得意和商琴琴

    2012年04期 No.137 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146 ]
  • 大学人的饭碗与转向

    孙传钊;

    <正>贝尔托·博比奥的《左与右:政治区分的意义》中文版(陈高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问世了。博比奥这本书出版时,意大利国家政治正处在一个微妙的转折时期——全国大选前夕,东欧解体、冷战结束后,意大利政坛正在发生巨变变化:意共势力日益衰微导致与意共曾多少结成过同盟的1940年

    2012年04期 No.137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70 ]
  • 学者应有独立的人格

    唐加文;

    <正>人格使一个人区别于他人,并可通过其与环境和社会群体的关系表现出来。如果一个人的行为方式能保持独立,我们就说其人格是健全的,可称这样的人拥有"独立人格"。一般所讲的独立人格,主要指人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

    2012年04期 No.137 7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50 ]

快语诤言

  • 治理贪官不应道德先行

    魏干;

    <正>近日,我国首部以"官德"为主题的《中国古今官德研究》丛书面世,该丛书列举了大量的古代格言和案例,又根据社会形态之差别,厘清了古代官德和现代官德的概念。此外,丛书还将贪官分为:贪渎、权奸、酷吏几大类。据悉,这套丛书将成为我国官员反腐倡廉教材的读本。(6月18日《北京日报》)

    2012年04期 No.137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58 ]
  • 思想境界有多高

    唐剑锋;

    <正>近日,一位领导指出:"通过开展‘三创’活动,要使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都有一个大的提升,思想境界要‘高’,工作站位要‘准’,服务意识要‘牢’,创新动力要‘强’,工作方法要‘新’,更好地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思想境界是工作"统领",起到"纲"的作用。

    2012年04期 No.137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19 ]
  • 党员干部要做到“爱民如伤”

    邓俊峰;

    <正>《左传·哀公元年》中有一句话:"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大致意思是说,一个国家要兴旺,就应当视民如伤号,备加爱护,这是国家的福祚。对于党员干部来说,"爱民如伤"的情怀和境界必不可少。实际上,我们党从创立之时起,就把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作为基本工作路线,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把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

    2012年04期 No.137 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