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纬零;孟玮;
叶企孙先生现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道,他是九三学社前辈王淦昌、赵九章、陈芳允、葛庭燧等著名科学家的恩师。他对中国科学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也历经坎坷。叶企孙最后的遭遇,是历史、社会、文化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文化大革命的恶果。我们必须谨记,在中华民族走向现代化的未来征途上,再也不能让我们的杰出科学家受如此委屈和磨难,再也不能让文化大革命的悲剧重演。叶企孙先生的侄子叶铭汉院士最近说了一句话:要反思历史,接受教训。诚如斯言。历史不仅仅是实际发生的事,而且还是人们对这些事件的思考,以及对这些思考的思考。人类历史不断进行自我反思,正是通过反思,历史才是理性的,才能不断探求更为合理的行进方向。历史本身没有反思力,是赋予了理性思维能力的人在思考着。这种反省精神,永远推动着人们超越自我,超越人类社会自身,愈来愈走向更高文明。反思"文革"的教训,使年轻人了解"十年动乱"及其对我们民族科学文化的危害,对于曾经经历了那些年风云变幻的一代人来说,这是历史庄重交给我们的责任。我们没有权利回避这个责任,每一个具有历史责任感,对生活采取严肃态度,崇尚"爱国、进步、科学、民主"的人,都不能回避这个责任。
2012年02期 No.135 7-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64 ] - 虞昊;
<正>今年1月13日是叶企孙师逝世35周年,《民主与科学》杂志约我写稿纪念叶企孙,主编对我说:"纪念叶企孙先生对中国的科学教育事业,对我们和下一代人都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我深有同感。去年9月东直门中学举行开学典礼,特请叶铭汉院士和我参加,校长说:"去年我们创办‘叶企孙实验
2012年02期 No.135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120 ]
- 岳庆平;
<正>"将科学精神注入我们的文化"是很重要的话题,与此相应,"将人文精神注入我们的科学"也是很重要的话题。因为目前我们的文化中确实需要更多的科学精神,而目前我们的科学中也确实需要更多的人文精神。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是"注
2012年02期 No.135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62 ] - 冀建中;
<正>关于"让科学精神注入我们的文化"这个题目实际蕴含了两个大的前提:首先,它假定科学精神是一种人类的普适价值;其次,它认为在今天中国文化需要用科学精神进行一番改造。对这两个前提我都是认同的。下面就这两个前提中更为丰富的内涵展开谈一点认识。
2012年02期 No.135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73 ] - 杜丽燕;
<正>2012年,"文化"一词再度出现在国人视野中。在铺天盖地的宣传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现象:文化大发展=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于是文化一词刚刚露头,便汇入经济大潮中。文化作为软实力的重要内涵,在热烈的宣传话语中,轻轻地被cancel。事实上,中国在开
2012年02期 No.135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63 ] - 孟建伟;
<正>我们今天正在迎接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可以说,这个时代的序幕刚刚拉开。无疑,从讲物质、讲经济再到同时讲文化、讲精神,这是一个无比巨大的进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关于生产方式的巨大进步,即从以粗放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生产方式逐步向以高新科技产业和文化产业为发展重
2012年02期 No.135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124 ] - 朱效民;
<正>建议把会议主题"将科学精神注入我们的文化"中的"精神"二字去掉,"注"改为"融"字("精神"一词让人担心要把我们的文化彻底改变,"注"有强制、单向的感觉,二者恐怕均不太符合当前科学普及的发展趋势),叫"将科学融入我们的文化"就显得不那么过于强势,不要老是给人一种科学高高在上的感觉。因为在今天文化多元共存、平等发展的情况下
2012年02期 No.135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58 ] - 陈祖甲;
<正>弘扬科学精神是当前社会上各项活动中的一个时尚语词。许多领导的讲话、传媒的报道和发表的文章,以至某些口号中常常离不开"科学精神"这个词语。中科院主席团在2007年发表的《关于科学理念的宣言》有专门一节论述科学精神。那么,什么是科学精神呢?以笔者管见,专门论述这个概念的文章不
2012年02期 No.135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44 ] - 杜继文;
<正>在中国的文化生活里面,有没有科学精神,这是个值得打个问号的问题,在中国文化现象里面,是不是都具有科学精神?这是个值得讨论的问题。生活、衣食住行要不要科学精神来进行指导?所以关于科学精神,现在有两种意见:第一种是科学没有精神,科学是什么?科学是工具理性,因此它不涉及价值观
2012年02期 No.135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61 ] - 许秀华;
<正>谈起科学精神,各家有各家的说法。有人认为科学精神是探索精神,有人认为科学精神是实证精神,有人认为科学精神是怀疑精神,有人认为科学精神是创新精神……不一而足。科学精神的根本与精髓在于求真。科学就其本身来说,是一套从现象和测量出发,以定义和推理为主要表现形式,并在逻辑上自洽的
2012年02期 No.135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50 ] - 孙伟林;
<正>民主与科学杂志社这次主办"将科学精神注入我们的文化"研讨会,这么多科学家、学者到会,几位80多岁高龄的院士、学者都坚持参加了会议的全过程,对我们的工作是鼓励,也是鞭策。1986年科技日报文化副刊创办时曾提出三句话作为办刊宗旨:"以科学为准绳,用科学来审视过去
2012年02期 No.135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7K] [下载次数:31 ]
- 李醒民;
<正>"科学精神"一词当今不仅频频出现在学人的论著中,而且也经常流露在社会公众的言谈中。但是,究竟什么是科学精神,并非人人耳熟能详。在这里,我首先给科学精神一个界定。科学精神是伴随近代科学的诞生,在继承人类先前思想遗产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科学理念和科学传统的积淀,是科学文化深层结构(行为观念层次)中蕴涵
2012年02期 No.135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1695 ] - 孙慕天;
<正>我们欠大自然的债,必须偿还;拖欠越久,负担越重;如果始终不肯偿清债务,最终结果就是文明的灭亡。苏联是世界上和平利用核能最早———或最早之一——的国家。早在1954年苏联就建起了核电站——莫斯科附近的奥勃宁斯克电站。该电站最初是作为开发利用核能的试验基地,功率只有5千千瓦,但它的成功给苏联发展核动力工业提供了宝
2012年02期 No.135 4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447 ] - 汤寿根;
<正>引言19世纪德国浪漫主义诗人哈利·海涅,讲过一个风趣的故事:"英国有一位机械工程师,发明了一个机器人。这个机器人各方面都同真人一样,可就是没有灵魂。于是,这个机器人一天到晚跟随在工程师后面,不断地嘟囔着:‘给我一个灵魂,给我一个灵魂!’但是,工程师就是没有办法给它一个灵魂。"笔
2012年02期 No.135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35 ]
- 王蒙;
<正>五岁到十一岁,我的追求是当一名好学生。十一岁开始,我的追求是当一个革命者,而且是职业革命家。不到十四岁,我已经离开学校,成为青年工作干部了。十九岁我开始了我对于文学的义无反顾的追求。二十三岁,我却又在反右斗争中落马……
2012年02期 No.135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41 ] - 秦伯益;
<正>在全球各种经济指标和社会发展指标的排行榜上,中国经常处于总量很高、人均很低的尴尬境地。但有一个例外,那就是烟草行业,不仅生产总量最高,而且人均也是最高。中国人口占世界20%,却吸掉了全世界40%的卷烟。这两个世界最高是由长期以来的"六个世界第一"为基础的,那就是:烟叶种
2012年02期 No.135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29 ] - 舒展;
<正>"中庸",这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专用名词,在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和认识论上,被不同时代的不同学者解读得岐义纷繁,莫衷一是,它最早见于《论语·雍也》,意思是不偏谓之中,不变名之庸,总的来说,从春秋末期到五四运动,由于时代变迁,民心向背以及统治者的政治需要而实施的真伪,
2012年02期 No.135 69-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82 ]
- 余仲华;
<正>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1992年确立建设市场经济目标和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的人才工作置身两大背景之下,即开放、市场。而与开放相伴随的是人的尊严、人权、平等理念得以逐步确立,与市场相伴随的是社会的全球化、法治化和人的价值等理念得以逐步确立。而当前,我国一些政府
2012年02期 No.135 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30 ] - 亢振洲;
<正>最近这些年内,我国的经济高速增长,经济总量已经名列世界老二。但是不容否认的是,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生态环境也遭到了空前破坏,有的甚至面临灭顶之灾。最近几天全国又传来多种环境污染的消息,先是广西龙江河突发镉泄露污染事件,后又报江苏某企业制售农药废渣盐,1月31日媒体又传来一则惊人的消息:我国海岛开发利用正处于无序无度状态,
2012年02期 No.135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44 ] - 浦家齐;
<正>在今年上海交大的自主招生中,不提倡考生追求全面拔尖,成为一个亮点。他们尤其重视那些单科成绩十分出色而其他成绩相对平平的考生。我们应该为这一理念的推出叫好。而且,这也是一个应该在统一高考中普遍推行的理念。现行的以统一高考为主要依据的高校招生,是按照高考的总分,从高分到低分循序录取。也就是
2012年02期 No.135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17 ] - 魏干;
<正>日前,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在武汉大学老校长刘道玉召集的"‘理想大学’专题研讨会"上语惊四座。他认为:"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都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5月3日《中国青年报》)
2012年02期 No.135 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2344 ]
-
<正>《民主与科学》现设有"民主与法治"、"思想空间"、"科学博议"、"科文交汇"、"书与思"、"回眸"、"随笔"等栏目,除深层次探讨民主与科学、科学与文化等相关问题外,还涉及哲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诸多领域。我们竭诚欢迎各界人士向本刊投稿。来稿一般以五千
2012年02期 No.135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19 ] <正>《民主与科学》是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刊物,以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要服务对象。《民主与科学》2012年将进一步优化栏目,注重思想性、科学性、可读性,突出"民主"与"科学"的主线,在改进和创新中形成鲜明的特色和风格。《民主与科学》为双月刊,大16开本,80页,彩色四封,每逢双月出版。每本定价8.00元(含邮费),全年6期,共48元。杂志社自办
2012年02期 No.135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8 ] -
<正>[作者简介]吴宗麟,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浦东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电影家协会会员,上海美术家协会"海墨画社"会员,1998年入编《中国专家人才库》,1999年入编《21世纪人才库》,2000年入选《跨世纪世界书画名家大典》,高级美术师。九三
2012年02期 No.135 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K] [下载次数:12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