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稿

  • 朱镕基谈话录(摘要)

    <正>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一往无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1998年3月,朱镕基被选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时说)我只希望在我卸任以后,全国人民能说一句,他是一个清官,不是贪官,我就很满意了。如果他们再慷慨一点,说朱镕基还是办了一点实事,我就谢天谢地了。(2000年3月,记者招待会上答记者问)为学,要扎扎实实,不可沽名钓誉;做事,要公正廉洁,不要落身后骂名。(2001年6月,在辞去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院长的告别演讲中说)

    2011年05期 No.132 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27 ]

专题

  •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理论研讨会观点摘编

    由九三学社中央民主与科学杂志社和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报共同举办的"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理论研讨会"近日在京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台湾地区的30多名专家学者就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会议主题进行了多视角的研讨。与会的九三学社、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国家行政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协研究中心、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以及台湾地区的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关于孙中山的社会建设思想、辛亥革命与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的文化遗产、辛亥革命前后的文化现象、反思历史文化观、从辛亥革命看改革与革命、辛亥革命与政治发展、辛亥革命与现代中国、辛亥革命的上海因素、辛亥革命的史料研究、近代中国人对民主共和的理解、辛亥革命前后的内政外交、晚清是否能走上君主立宪道路、从辛亥革命谈知识分子的品格等课题的研究成果,并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和交流。与会的学者认为,我们今天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也是要时时提醒自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尚需努力",不断强化我们推进革命先驱未竟事业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为振兴中华、实现民族富强努力奋斗。作为知识分子,我们有责任思考,有责任践行。民进中央原副主席、上海大学教授邓伟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历史研究所所长熊月之,九三学社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民主与科学杂志社主编孙伟林分阶段主持了研讨会。参加研讨会的媒体有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北京日报、学习时报、人民政协报、团结报、人民论坛杂志、百年潮杂志等新闻出版单位。本刊特刊登与会学者的发言摘要和文章,以纪念辛亥革命百年。

    2011年05期 No.132 5-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318 ]
  • 不要忘记孙中山的社会建设思想

    邓伟志;

    <正>孙中山先生早在《建国大纲》以及其它文章中,就曾提出社会建设。他说:"统一以后,则重心又移在社会问题。"他不仅把社会建设视为"重心",还对社会建设做了系统论述,完整阐发。他的社会建设思想虽然没有在他手中变为现实,但是,他的先进理念启迪了后人。

    2011年05期 No.132 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107 ]
  • 关于辛亥革命与政治发展的若干认识

    许耀桐;

    <正>一百年前发生的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场伟大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帝制,把封建君主政体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建立了顺应世界潮流的民主共和之国。辛亥革命对于中国的政治体制和政治发展格局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其中涵有发人深思的经验与教训,需要我们今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予以新的认知。

    2011年05期 No.132 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18 ]
  • 重申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

    刘志琴;

    <正>辛亥革命到今年是一百年,百年后的今年,一些学人对辛亥革命的评价却是最低的一年。这是受到两种思潮的影响:一是革命不如立宪说,认为20世纪初的中国如果君主立宪成功,可能会像日本明治维新一样,提前进入现代化,言下颇有埋怨革命之意;二是辛亥革命从"驱除靼虏,恢复中华"到提倡"五族共和",是从种族主义上升为民主革命,正因为如此才成就几千年未有之历史功勋。而当今民族主义者则指责,从反满到满汉一家是出卖了汉族的利益,甚至指责孙中

    2011年05期 No.132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132 ]
  • 用新文化引领未来

    袁正光;

    <正>从广义的文化而言,辛亥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组成部分,辛亥革命又是新文化运动的新起点。辛亥革命以后的二三十年代,是中华民族近代史上文化最繁荣的时代。人才辈出,思想活跃。民主与科学———新文化的核心思想,也正是在这个时期发展起来。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门被打开后的清王朝,发现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的泱泱大国,原来不堪一击,落后于世界诸强。于是,为了

    2011年05期 No.132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38 ]

书与思

  • 冷静客观地看历史——《走向革命》自序

    雷颐;

    <正>1867年的一个夏夜,时任两江总督的重臣曾国藩与幕僚赵烈文聊天时谈到时局,忧心忡忡,不知清王朝还能撑多久。赵烈文回答说:"天下治安一统久矣,势必驯至分剖。然主威素重,风气未开,若非抽心一烂,则土崩瓦解之局不成。以烈度之,异日之祸必先根本颠仆,而后方州无主,人自为政,殆不出五十年矣。"就是说,现在"天下"统一已经很久了,势必会渐渐分裂,不过由于皇上一直很有

    2011年05期 No.132 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129 ]

科学博议

  • 科学家对社会的道德责任

    李醒民;

    <正>所谓道德,是体现在文化和历史传统中的一种意识形态或规范,他通过个人的自律、良心和社会的舆论、监督,支配人们的品格和行为,对社会生活发挥积极的调节和约束作用。责任是人们应该做的分内事,或者是对自己的行为及其后果应该承担的义务。义务在这里是指道德上应尽的责任。由二者的含义可见,我们也没有必要对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严加区分。谈到科学家(我们主要指称自然科学家,有时也包括社会科学家)的道德(或伦理)责任(或义务)时,我们要慎重地使用"责任"一词,应该厘清这个概念的复杂含义;同

    2011年05期 No.132 26-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673 ]
  • 也谈民主与科学

    武际可;

    <正>民主和科学的亲密关系曾经被许多先贤研究过。科学和民主是一对孪生姐妹。没有民主也就不会有现代科学;而没有科学,处于蒙昧时期的民族,更不会有真正的民主。一什么是科学?给科学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很难,我们可以从各种层面去了解科学。美国社会学家默顿说,科学必须遵从非赢利性原则、普遍性原则、公开性原则和可怀疑性原则。我国学者顾准说:"所谓科学精神,不过是哲学上的多元主义另一种说法而

    2011年05期 No.132 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123 ]
  • 教授治校与校长治校

    王长乐;

    <正>在近年来的现代大学制度理论设计中,有人对世界普遍性的大学制度内容进行了置换,将世界大学制度中的"教授治校"换成了"校长治校",并将其作为我国大学制度中的重要原则,在许多媒体上进行宣扬,似乎完成了我国大学制度理论的重大创造。事实确实是这样吗?作者以为,这种置换具有深刻的社会及教育背景,保持了大学的"中国特色",符合理论研究中政治正确的意识习惯,具有现实体制方面的合理性。但

    2011年05期 No.132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217 ]
  • 教授是学术的起点 也是学术的终点

    宋德发;

    <正>这个题目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在陈述一个事实,当然,还需要加个修饰语:"对很多人来说",否则,会伤害那些真正热爱学术的教授们。我记得院士王选说过,院士只是个荣誉,是对过去成就的一种肯定,并不代表现在有多高的水平,人最富创造力的时光是中青年时期,所以,千万不要以为当了院士就高人一等。不过,这里所讨论的"教授"和"院士"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评上院士者已经比较年长,而且一个人往往要凭借自己事业的高峰才能进入院士的行列,因此,一个研究者成为院士

    2011年05期 No.132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99 ]

思想空间

  • 论快乐主义

    孙慕天;

    <正>古希腊哲人伊壁鸠鲁是快乐主义哲学的开创者,他说:"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始点和终点,是最高的和天生的善。"其实,比他还早,中国古籍《管子·内业》就说过:"凡人之生也,必以其欢。"把快乐作为人生的基本目标绝非错误,而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的标志。动物是消极地适应自然,其生存本身仅仅属于必然王国;只有人才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进入自由王国,享受理想生活实现所带来的美好和快乐。这恰恰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恩格斯明确指出:"人类社会和动物界的本

    2011年05期 No.132 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下载次数:188 ]

关注

  • 中央与地方财政分权——中国经验、问题与出路

    张千帆;

    <正>作为单一制国家,中国的财政体制似乎理所当然地沿袭了中央集权制的权力结构。中央不仅掌控了大部分财税资源的分配权,而且垄断了几乎全部的财税规则制定权,因而可以随时全面调整中央和地方的财权分配。然而,中国历次集权和分权试验表明,就和事权分配一样,财权分配也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否则国家治理必然会出现大问题。本文探讨中央与地方财政分权在中国呈现的经

    2011年05期 No.132 47-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767 ]
  • 负面新闻与情绪管理:政府管理的一个新问题

    王丽萍;

    <正>早在五十多年前,美国心理学家弗洛姆就提出,现代社会是焦虑的时代;同时,他还将这种焦虑的产生归因于人们缺乏自我感,是人们寻求社会认同过程中发生异化的结果——因为"我是你所希望的我",我就不是我了。今天,作为现代社会病症的焦虑情绪仍然在蔓延,但焦虑的产生却有着更为复杂的原因,从而使社会呈现复杂的心理结构和心理

    2011年05期 No.132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455 ]
  • 人才选拔六忌

    丁福虎;

    <正>随着新时期人才选拔制度的实践与不断完善,在许多地区涌现了"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发展趋势,使不少部门的工作产生了显著的活力。但是,也有一些地方一味地追求时髦的做法,打着"改革"的旗号,大轰大嗡,对"官本位"行为进行了不适当的推波助澜,使不少年轻的高学历的知识分子过早地疏远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化一旦离开从事了多年的岗位和专业,新任工作便不再游刃有余;年轻化离开一定的实践经历,也会影响人才

    2011年05期 No.132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47 ]

调查与研究

  • 当代中国人的生活动力

    陈午晴;

    <正>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当代中国社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当代中国人的生活形态亦出现了新样式、新格局、新品质。生活压力不断加大,很多从未遇到的问题困扰着人们。然而,从总体上看,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状态显得生机盎然、活力四射、丰富多彩、昂扬向上。用老百姓自己的话说,这种生活变化就是:生活更加有滋有味了,更有奔头了,

    2011年05期 No.132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86 ]

随笔

  • 一处放出异彩的光源——悼念科学前辈王大珩

    陈祖甲;

    <正>从纸质媒体上得到噩耗:我国科学界的前辈王大珩先生于7月21日仙逝。对之,我不禁扼腕叹息。他是一位严谨、缜密,坚持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披荆斩棘、不断创新的著名科学家,是我国光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在我从事媒体工作的时候,同王大珩前辈有过

    2011年05期 No.132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34 ]
  • 颜斶的底气和孟子的“三不为”

    郑连根;

    <正>《颜斶说齐王》是《战国策·齐策》中的名篇。这里的齐王就是齐宣王,而颜斶则是齐国的一个隐士,他一生中最著名的故事可能就是这次与齐宣王的会面了,而有此一事亦足以让他青史留名了。当然,作为隐士,人家颜斶压根就不在乎什么名不名的,这一点我们可在后文中得到印证。故事的情节是这样的:有一天,齐王召见颜斶,颜斶在离齐王很远的地方便站住了。齐王不太高兴,说:"请你走到

    2011年05期 No.132 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118 ]
  • 北大红楼与一个时代的梦想

    丁国强;

    <正>北大红楼而今成了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已经失去了一所大学的功能。这可能与北大迁往燕园有关。我到长沙拜谒湖南第一师范,发现这里还是一座学校,还叫"湖南第一师范",只不过将学校改成了学院。学生们还在上课,还在锻炼,还在嬉笑打闹。毛泽东上过课的教室,就在他们的隔壁。一切都仿佛照旧,不过是换了一代又一代人。北大红楼的风声雨声读书声没有以这种方式延续下来确实让人遗憾。

    2011年05期 No.132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309 ]

快语诤言

  • 人生“三不朽”

    刘建明;

    <正>《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写道:"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立德、立功、立言,这"三不朽"既体现了儒家最高的人生理想,同时也蕴含着为人、处事、成业的朴素道理,对于领导干部而言,至今仍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领导干部立德,就是要砥砺品行,克己修身,在道德修养上做表率。古人云:"人可以一生不仕,但不可一日无德。"德乃为人之本、从政之基,做人要讲道

    2011年05期 No.132 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93 ]
  • 权力躬身扶贫 只会越扶越贫

    杨涛;

    <正>在海南省三亚市凤凰镇梅村,政府扶贫为农户家建厕所,加上农户家本来就有的厕所,每户至少已有两间厕所了,而最多一户人家竟有三间厕所。而三年前村里安装的自来水管,至今还没通上水。村民认为,政府应该帮助村民解决些实际问题,现在村里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自来水能通到

    2011年05期 No.132 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38 ]
  • “快”与“慢”的迷茫

    刘文宁;

    <正>"中国,请停下你飞奔的脚步,等一等你的人民,等一等你的灵魂,等一等你的道德,等一等你的良知!不要让列车脱轨,不要让桥梁坍塌,不要让道路成陷阱,不要让房屋成危楼。慢点走,让每一个生命都有自由和尊严,每一个人都不被‘时代’抛下,每一个人都顺利平安地抵达终点。"知名媒体人童大焕在"7·23"动车追尾事故后发出的微博,被网友海量转发,并被引用于《纽约时报》报道中。

    2011年05期 No.132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26 ]
  • 不做恶的抱怨者 要做善的行动者

    盛翔;

    <正>广东佛山两岁女童小悦悦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最后一名拾荒阿姨上前施以援手。国家正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此时此刻,频频曝出的社会冷漠事件,却给文化大发展的蓝图敲了一记警钟:如果没有文明,还谈何文化?没有文明基础的夯实,冷冰冰的经济数据,绝对撑不起文化的大繁荣。因此,对于小悦悦这样的典型事件,政府部门不能将之视为特殊个案而无动于衷。在网络上掀起的大讨论中,主流的有两种观点:

    2011年05期 No.132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52 ]

  • 征稿启事

    <正>《民主与科学》现设有"民主与法治"、"思想空间"、"科学博议"、"科文交汇"、"书与思"、"回眸"、"随笔"等栏目,除深层次探讨民主与科学、科学与文化等相关问题外,还涉及哲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诸多领域。我们竭诚欢迎各界人士向本刊投稿。来稿一般以五千

    2011年05期 No.132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31 ]
  • 2012年《民主与科学》征订启事

    <正>《民主与科学》是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刊物,以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要服务对象。《民主与科学》2012年将进一步优化栏目,注重思想性、科学性、可读性,突出"民主"与"科学"的主线,在改进和创新中形成鲜明的特色和风格。《民主与科学》为双月刊,大16开本,80页,彩色四封,每逢双月出版。每本定价8.00

    2011年05期 No.132 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14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