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邵鸿;
2009年4月30日,为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民主与科学杂志社在京召开了"穿越历史与现实的五四精神"专题座谈会,邀请专家学者就五四精神的精髓和内洒、以及"五四"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历史和现实之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本刊编辑部将此次座谈会发言整理发表,以飨读者。
2009年03期 No.118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53 ] - 孙小礼;
人们有理由期望,这三大口号,科学、民主、法治,应在中国有新的扎扎实实的发展,而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虚文中。
2009年03期 No.118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79 ] - 沈宝祥;
在我们这个社会,恢复、发扬、发展民主和科学精神,决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事,只能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而逐步实现。
2009年03期 No.118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K] [下载次数:140 ] - 李醒民;
把民主和科学精神作为五四精神的核心,是考虑到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一个人、哪一个派别或哪一个运动具有如此敏锐的眼光和远见卓识。
2009年03期 No.118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844 ] - 雷颐;
<正>今年第四期的《上海文学》刊登了老舍的儿子舒乙纪念冰心的文章《真人——冰心辞世十年祭》,他专门写道,有一年,纪念五四运动,冰心先生在电视节目中听了纪念大会的发言,很郑重地说:"五四
2009年03期 No.118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203 ] - 陶世龙;
<正>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的经济飞速发展,前所未有,成绩巨大,有目共睹。与此同时,不能不看到精神上却在滑坡,社会上诚信缺失,荣辱颠倒,不问是非,惟利是图,也是空前的。需要居安思危,寻求解决
2009年03期 No.118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18 ] - 刘志琴;
<正>对"五四",我有一个文化情结,那就是民主和科学,这是我们前辈的追求,也必定会成为后辈的追求。30年前1979年的"五四"座谈会,我也参加了,那时正值拨乱反正时期,与会者情绪高昂,大家欢欣
2009年03期 No.118 9-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235 ] - 章立凡;
有科学而无民主,则科学无以昌明;有民主而无科学,则民主徒托空言。
2009年03期 No.118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K] [下载次数:79 ] - 黄朴民;
<正>我觉得"五四"有几个意识应该受到重视。第一是忧患意识。"五四"时期,当中国文化跟世界文化接触的时候,明显感觉到自己的弱势,"五四"前辈表现出强烈的忧患意识,因此就提出向西方学习,科学民主就是从西方借鉴过来的。我认为"五
2009年03期 No.118 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103 ] - 冀建中;
有历史感是一个现代知识分子应该具备的基本品格。今天要真地认识"五四"的意义也必须要有一个大跨度的历史眼光。
2009年03期 No.118 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106 ] - 孟建伟;
<正>"五四"及其新文化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启蒙运动,不仅对新文化是一种启蒙,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分水岭,而且对现代化也是一种启蒙,给当代中国留下了一笔丰富的精神遗产。所以,我觉得纪念"五四"
2009年03期 No.118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K] [下载次数:176 ] - 张千帆;
<正>"五四"提出了民主与科学,这两点确实抓住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命脉,因为中国几千年来,确实没有民主和科学的传统,"五四"把这两个口号提出来,是非常恰到好处的。直到今天,我们的民主和科学仍
2009年03期 No.118 1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467 ] - 王志新;
<正>今天在这里召开"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座谈会",我想谈几点感想。首先,我觉得我们这代人,也可能包括了我们以后的几代人,对于五四运动的精神和五四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作用了解的并不
2009年03期 No.118 17-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65 ] - 岳庆平;
<正>我对五四运动非常重视,也有研究兴趣。五四运动八十周年纪念日当天,我在《光明日报》上发表文章,重点强调继承和发扬创新精神,"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创新精神和优良传统,适应时
2009年03期 No.118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42 ] - 孙伟林;
<正>今天会上看到有科学家谈文化,人文学者谈科学,这正是龚育之先生生前倡导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联盟。作为以"民主与科学"命名的刊物,纪念"五四",是我们的使命和责任。五四运动、新文化
2009年03期 No.118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20 ]
- 舒展;丁聪;
<正>1964年中国文坛发生了一起"中间人物"事件,《文艺报》的主编之一黄秋耘,提出了写人物的十七个字,最好写那些"不好不坏,亦好亦坏、中不溜儿的芸芸众生"。从此受到全国各文艺报刊的声讨批判。冬天,他被发配到山东去
2009年03期 No.118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69 ] - 李乔;
<正>黑格尔说,"熟知非真知",许多人对于中共党徽的了解恐怕就是如此。党徽的图案是什么?是镰刀斧头,还是镰刀锤头?大概即使是中共党员也未必都能回答正确。常有人说,党徽是"镰刀斧头"。
2009年03期 No.118 6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84 ] - 游宇明;
<正>1840年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在西方列强的逼迫下,签订了大批丧权辱国的条约,然而,死要面子的大清国却始终以"天朝上国"自居,比如要求外国使节见中国皇帝下跪;在西方国家普遍驻使于中国的情况
2009年03期 No.118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33 ] - 罗银胜;
<正>郑振铎是已故杰出的爱国民主人士,同时也是一位知名的学者和藏书家。生前曾任文化部副部长等职。郑振铎一生研读不倦,学识渊博,著作等身。他结集出版的著译有55种,主编和参与编辑
2009年03期 No.118 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81 ] - 刘小峰;蓝丽英;
<正>2006年"馒头血案"风行以来,恶搞就已经成疯。如今无论是"不打酱油了,来躲猫猫"的热炒,还是《康熙来了》的劲爆,或湖南卫视的"娱乐至死",恶搞已从最早的电影娱乐领域扩大
2009年03期 No.118 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100 ] - 梅桑榆;
<正>任用人才靠大人物或上级发现,而后委以重任,在咱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因此桑榆先生称这种干法为"发现式用人"。用人靠自己发现,若真是慧眼识贤才、识英雄,倒也没话可说,然而,若是
2009年03期 No.118 7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14 ]
- 鸣弓;
<正>上古之世,尧舜竖立诽谤木,让百姓在那个木柱上写"大字报",公开批评领导,可视为政治民主、言论自由的原生态。当然,美好的传说经不起细究,那时没有文房四宝,就连文字也还处在简单画
2009年03期 No.118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41 ] - 闵良臣;
<正>第40个世界地球日刚刚过去,看众多媒体,几乎是众口一词:世界地球日活动旨在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咱虽然管不着别的国家,却可以说说咱
2009年03期 No.118 7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28 ] - 欧阳晨雨;
<正>在加强食品监管上,某一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出现,往往成为突破性立法良好契机。2008年的"毒奶粉门",6名儿童死亡、30万致病,让"奶业巨人"轰然倒下的同时,高
2009年03期 No.118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13 ] - 刘巽达;
<正>干部群体中,两类人的外在特征比较突出,引起人们的关注,一类叫做"三门干部",一类叫做"三拍干部"。所谓"三门干部",就是从"家门"到"校门"再到"机关门"的干部,这是典型的新公务员的成长路
2009年03期 No.118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57 ] - 雷振岳;
<正>胡锦涛在同中国农业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谈到:"当代青年对五四运动最好的纪念、对五四先驱最好的告慰,就是要在党的领导下,以执著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
2009年03期 No.118 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