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 穿透历史的民族凝聚力

    徐迅雷;

    实现民族复兴、实现民族自强不息、使自己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需要我们具有恒久的忧患自我之意识,致力于追求人类的普世价值,不仅胸怀祖国,还要放眼世界,从而将穿透历史的民族凝聚力不断发扬光大。

    2007年04期 No.107 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69 ]

民主与法治

  • 论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优势

    席文启;

    <正>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走过了整整半个世纪的历程。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应该对这个制度的特点和优点进行一些更加深入的思考,以便我们能够在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的实践中做得更加自觉一些,更加扎实一些。

    2007年04期 No.107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467 ]
  • 改革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周天勇;孙丽;蔡春红;

    一方面,要认真落实宪法和法律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规定,使人大真正成为国家权力机关;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改革政治体制,理顺党与人大、人大与"一府两院"等的关系。

    2007年04期 No.107 9-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608 ]
  • 从“违规擅自发布”受罚到信息公开——由《突发事件应对法草案》两条款删改引发的思考

    陈力丹;孙江波;

    <正>2006年6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一审的《突发事件应对法草案》第57条规定:"新闻媒体违反规定擅自发布有关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的情况和事态发展的信息或者报道虚假情况,情节严重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由所在地履行统一领导职责的人民政府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第45条规定:"履行统一领导职责或者组织处置社会安全事件的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统一、准确、及时发布有关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情况和事态发展的信息,并对新闻媒体的相关报道进行管理。"

    2007年04期 No.107 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477 ]
  • 民主化进程中公民权的保障和实施

    赵振宇;

    一个开放的社会,一个民主的国家,只有从大局和稳定的前提出发,思考和处理一切事务,才可能取得最佳效果和长远持续的发展;与此同时,公民只有能够广泛地获取他应知道的一切信息,参与国家的重大事务(依照一定的法律和程序),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充分地发挥出来。

    2007年04期 No.107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123 ]
  • “知情”在政策制定的过程中

    倪正茂;

    <正>公民有知情权,这已经成为国人的共识。当今之世,如果有谁公然否定公民的知情权,宣扬什么"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愚民政策,那就难免因"冒天下之大不韪"而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这是由于我国宪法有以下明确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第二条第一款)"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第二条第三款)知情权当然是"一切权力"的一部分,此其一;其二,既可管理"国家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以及"社会事务",当然可以"知"这些方面之"情";其三,若不知情,根本不可能管好这些事

    2007年04期 No.107 2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下载次数:58 ]
  • 《物权法》讨论中的宪法问题

    马岭;

    <正>在有关《物权法》的讨论中,应如何解释宪法中的有关条款、如何认识物权法与宪法的关系成为一个热门话题。笔者认为,从广义上讲,立法者制定的法律也是在解释宪法,而一般专门意义的宪法解释是在法律生效后进行违宪审查时对宪法的解释。立法者的宪法解释与违宪审查者的宪法解释是有区别的。应该说,立法者通过立法对宪法的解释要比违宪审查中的宪法解释余地更大,更可以甚至更应该作扩大解释,更要结合社会实际情况而加以发挥。立法者在立法中主要是考虑社会实际的

    2007年04期 No.107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下载次数:146 ]

科学博议

  • 太湖忧思录

    金涛;

    盲目地追求发展速度,致使人与自然的和谐遭到极大伤害。……这种情况倘若不能扭转,任其发展下去,必然导致严重的社会危机。可以这样说,生态危机关系人民的健康、社会的安定、经济的盛衰、国家的安危。这决不是危言耸听。

    2007年04期 No.107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45 ]
  • 环境问题的深层生态学思考

    余谋昌;

    <正>形势:全球环境继续恶化1972年,第一次世界人类环境会议发表《人类环境宣言》,宣告"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已经成为人类一个紧迫的目标。"为了这个目标,30多年来世界花费了数万亿美元,调动优秀科学技术人员、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和强大的经济。虽然人类作出了巨大努力,但是并没有扭转环境问题继续恶化的趋势,或者说"局部有所改善,整体继续恶化"。

    2007年04期 No.107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451 ]
  • 生态问题上的科学与民主

    蒋劲松;

    <正>2005年热闹一时的"敬畏自然"之争,已经过去两年有余,然而,目前中国所面临的生态破坏的形势却更为严峻了。

    2007年04期 No.107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199 ]
  • 气候挑战:中国软崛起的契机

    欧阳君山;

    本文从全球变暖的气候挑战谈起,作者认为源自西方的物质主义文化已引发全局性危机,而中国传统的道德竞争秩序能为挽救危机作出自己的贡献,进而成为中国软崛起的一个契机。本刊作为一家之言发表,希望引起读者更多的思考。

    2007年04期 No.107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53 ]

调查与研究

  • 我国县处级公务员基本科学素养调查与分析

    程萍;

    ●我国县处级公务员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人数比例为12.2%●我国县处级公务员有47.6%不相信迷信现象,没有超过半数●我国县处级公务员基本了解科学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人数比例为46.9%,没有超过半数●我国县处级公务员对"生产适用技术"和"防灾与减灾"的感兴趣程度均低于公众●我国县处级公务员接触媒体频率最高的是电视,比例高达72.3%,其次是报纸杂志66.4%,因特网44.7%,排第三

    2007年04期 No.107 3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207 ]

旧文新读

  • 纪念“五四”的历史回顾和当代意义

    龚育之;

    2007年6月12日,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中共党史学家龚育之因病在北京逝世。龚育之先生生前,一直关注和思考"民主"与"科学"在中国的落地生根,曾多次为本刊撰稿,对《民主与科学》杂志给予了真挚的厚爱和支持。为纪念龚育之先生,本刊重新刊登先生为纪念"五四"八十周年撰写的文章,先生关于"民主"与"科学"的思考,将继续鞭策我们前进。

    2007年04期 No.107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499 ]

随笔

  • “雅量”与法治

    苏亦工;

    <正>年前老母从其友人处借得《梁漱溟的最后39年》一书,我拿过来一翻,见其中有一章的题目是《"雅量"之争的余波》。"雅量"之争我倒略知一二,好奇的是"雅量"之争居然还有个"余波",这便勾引得我读了起来,没承想竟因此通读了全书。

    2007年04期 No.107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222 ]

快语诤言

  • 反腐败要从制度下手

    王幼辉;

    <正>世界上有个"透明国际",它是权威的国际反腐败组织,它不是执行机构,而是专门从事调查研究,譬如把全世界的近190多个国家和地区,搞个廉洁与腐败名次排队,经常提出一些反腐败的建言。"透明国际"排出来的名次,据说多国比较认可,不论是否准确,在一定意义上可作为参考。据透明国际2006年全球廉洁排行榜表明,排名第一的为:芬兰、冰岛、新西兰,三个国家都是9.6分;新加坡排名第五,得9.4分;中国香港第15名,得8.3分;中国澳

    2007年04期 No.107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117 ]
  • 从雷宇的真话说到“当官的材料”

    耿法;

    <正>近读《炎黄春秋》杂志2007年第5期《雷宇:民众要为他建"六公祠"》一文,深为雷宇这位著名的改革闯将坚持为民说真话而感动,即使在中央主要领导人面前他也心直口快,实话实说,反映真实情况,从不察言观色,投其所好,编造领导喜欢听的假话。

    2007年04期 No.107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30 ]
  • 不妨像规定薪酬一样规定“官衙”标准

    朽木;

    <正>七部委联手清查"豪华衙门",深得人心,其"大限"过去半个多月了,仍然是老百姓十分关心的焦点。只要上网看看民意,就会一目了然。今有与七部委的"大限"异曲同工的一件事,也引起了民意的极大关注,这就是央视"新闻调查"板块及其网站论坛联手开展的"征集各地豪华楼堂馆所图片"活动。据有关消息称,帖子发出后,短短一周内,点击率就超过7万次,内容基本上是关于豪华大楼的照片,以及网友们的评论之语。

    2007年04期 No.107 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6 ]
  • 拜托官员不如将权力关进笼子

    关中烈;杨涛;

    <正>据《南方都市报》报道,为避免类似"黑砖窑"的事件再次发生,近日,山西省政府在第九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正式出台了11项法规和制度文件。他们希望以"黑砖窑"事件为契机,加强农村地区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拜托大家",山西省省长于幼军站起来向与会人员鞠了一个躬。在大会两个多小时的发言中,他把一半多的时间用在"黑砖窑"事件上。

    2007年04期 No.107 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51 ]

  • 征稿启事

    <正>《民主与科学》现设有"民主与法治"、"思想空间"、"科学博议"、"科文交汇"、"书与思"、"百年回眸"等栏目,除深层次探讨民主与科学、科学与文化等相关问题外,还涉及哲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诸多领域。我们竭诚欢迎各界人士向本刊投稿。来稿一般以五千字为限,欢迎短稿,尤为欢迎短小精悍、可读性强的时事评析、学术随笔、思想评论和读书札记等。如有可能,请提供配合文章的图片或图表。

    2007年04期 No.107 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33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