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启德
<正> 2003年春夏之际,一场来势凶猛的非典型肺炎侵袭中华大地。面对疫病的肆虐,中华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扬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万众一心,筑成了反击非典型肺炎的钢铁长城。 5月4日,在全国国人民抗击非典型肺炎的斗争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时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清华大学看望广大青年学生时,意味深长地指出:纪念“五四”青年节,我们要坚持和发扬民主与科学的爱国主义精神。坚持民主与科学精神,我们推翻了封建统治,战胜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建立了新中国。坚持民主与科学精神,我们实行改革开放,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基本实现了小康目标。在当前防治非典型肺炎疾病的斗争中,我们也要发扬民主与科学精神,坚持科学民主决策,依靠群众,依靠科学,群防群控,群策群力,科学认识和掌握疾病的规律,攻克疾病防治的科学难关,最终战胜疾病。
2003年03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44 ] - 胡鞍钢
<正> 作为21世纪人类社会所面临的第一个未知流行病,SARS(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自今年春天起在中国和全球肆虐,对人类及其社会造成了极大危害。改革开放25年来变得日益开放、日益强大、日益生机勃勃的中国正面临这场突发性危机所带来的严峻挑战。 为了遏制、控制乃至消除SARS的危害,我们需要通过多种途径透彻地了解这场危机。那么,如何认识SARS危机?需要采用什么样的理论框架分析这一危机的性质、特点及影响?如何预计SARS危机的发展趋势?我认为,对于这些问题,现代宏观经济冲击理论和现代危机管理理论提供了有
2003年03期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9k] [下载次数:119 ] - 朱庆芳
中共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同时也指出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难点。我们编发中国社会科学院朱庆芳教授的这篇文章,正是希望能及早预测和重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以加倍的努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2003年03期 8-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3k] [下载次数:152 ] <正> 大家可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晴朗的夜晚,仰望满天星斗,想象亿万年前宇宙的形成。今天,人在宇宙中是多么的渺小。当我们游览祖国大好河山,看着那些青山绿水时,也会不由得慨叹,两千年来,在这片土地上有多少英雄为之竞折腰,在这片土地上发生过多少回肠荡气的故事。而今天他们在哪里?“俱往矣”!留下的只有他们的思想、他们的精神以及他们对社会的贡献。如果,把个人放到宇宙当中,放到历史的长河当中,我们就会对自己的人生有更深刻的理解,对生活中碰到的一切会有更深刻的感受。 ——韩启德
2003年03期 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18 ] - 王文元
<正>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十三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生产力水平跃上了一个大台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市场供求关系实现了重大转变;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显著增强;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开放型经济迅速发展。我国已经成功地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正在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挺进。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原因很多,但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始终不渝地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有机统一起来,将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在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从而有效抵御了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给我国造成的巨大压力,战胜了国内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风险,经受住了一次又一次严峻考验,保持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003年03期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下载次数:21 ] - 蒋国华
<正> 近几年来,在我国学术界有三大奇观:一个就是有关知识经济的文章与书可说是铺天盖地;再有一个是有关WTO的文章与书,又可说是盖地铺天;第三就是有关素质教育的文章与书,则更是不计其数。但是,里面有多少是科学和知识,多少是文字游戏,在学术界有识之士那里早有公论。去年,科技部召开的“聚焦原始创新”座谈会至少发出了某种信号,即学术界盛行多年的文字游戏之风应该休息了。 勿庸讳言,“原始创新”这个问题之所以很重要,因为它与文字游戏是格格不入的。它是科学问题,而科学问题是来不得半点虚假和游戏的。 早在去年7月底,教育部遵循江泽民同志关于要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指示,遍请了10余所世界著名大学的校长来华演说,其目的就是要想找找诀窍,怎么搞一流大学。而所谓
2003年03期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9k] [下载次数:108 ] - 侯少文
<正> 改革和完善权力运行机制,是建设政治文明必须正视和解决的核心问题。它要求实现对政治权力即国家权力的合理配置、规范运作和有效控制。进入近代社会以来,政治发展的主流,就是将权力运行的机制设定在民主法治的轨道上,并且得到相应的政治文化的支持。研读中共十六大报告,从中不难领悟在改革和完善我国权力运行机制的问题上,正在酝酿和期待着具有政治文明意境的创新和突破。 欲待创新和突破的首要之点,是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实现依法执政。在“改革和完善”中,份量重的是在“改革”上,只有改革,才能完善。十六大提出改革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在我们党的文献中是第一次,在这之前“七一”讲话中的提法是“改进”。“七一”讲话是这样指出的:“要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既保证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又充分发挥人大、政府、政协以及人民团体和其他方面的职能作用。”而十六大则是用标题性语言,将改革和完
2003年03期 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209 ] - 舒展
<正> 2003年3月7日晚八点,74岁的老军医姜素椿(解放军302医院原专家组成员、从事传染病防治工作有47年经验、已经退居二线)在家中,接到他所在单位——医务部——领导同志打来的电话,请他立即赶到病区对一名来自山西的危重患者(这是“非典”袭击北京的第一例)进行抢救。院长和政委考虑到姜教授年事已高,又做过鼻癌手术,只要他在病房玻璃墙外面坐镇指挥就可以;但当姜素椿看到危在旦夕的患者,就不顾一切冲进了抢救病房。他全身心地投入抢救工作,80分钟后,由于这位患者病情过重,抢救无效不幸去世了。为了探讨病原查明疫情,姜教授建议立即着手尸检,他和医务人员一直忙碌到第二天凌晨。院长和政委不得不对姜素椿下命令:
2003年03期 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6k] [下载次数:15 ] - 悦康
<正> 我常常自以为有比较深切的忧患意识和“风雨同舟”的意识,然而却也万万没有想到在当前这个太平盛世竟会出现一场“非典”之灾。这说明原有的忧患意识还是远远不够的。 在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非典”的过程中,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旧中国人民遭遇“瘟疫”的情景。我本有一个哥哥一个妹妹,都在婴儿时期因流感引发肺炎而去世。先父在抗日战争后期还曾得过一次霍乱,那种凄惨的情况真是不堪回首。 旧中国的大中城市也有传染病医院,老百姓称之为“隔离医院”;而说到“隔离医院”,人人都感到恐怖。据说病人进了“隔离医院”,根本得不到认真治疗;因为医生怕传染,医院、设备又简陋。所谓“隔离治疗”实际上只是
2003年03期 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58 ] - 刘荣汉
<正> 参政党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职责最主要的形式便是说话,用嘴在各种场合说话,用“提案”、“报告”等对各种问题“说话”。因而,说什么话,怎样说话对参政党来说就十分重要。 依我之见,首先要说真话。真话是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原原本本真真切切说了出来的话。真话是以区别大话、空话、套话、见人说话……一言
2003年03期 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8 ] - 苗东升
<正> 经过20多年的努力,复杂性研究已成为当代科学前沿的一大热门话题,得到主流科学界越来越多的承认。至于什么是复杂性科学,目前尚无普遍接受的定义。如果就其主要内容看,这个新兴研究领域大体上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原有学科中的复杂性研究,力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质学、地理学、经济学等等,几乎所有的学科都在探索本领域的复杂性,它们的成果都是复杂性科学的组成部分。二是各种综合性的跨学科研究,如可持续发展、环境治理、现代都市管理等。当然,各个学科的复杂性研究都已带有跨学科性质,但跨度不够大,其学科归属大体可以确定,称为边缘科学或交叉科学也许更恰当一些。而像可持续发展这类研究的学科跨度之大,已经大到足以形成全新的研究领域,完全无法按照原有学科划分来确定它们的归属,复杂性在这里表现得最充分、最典型。随着这类跨学科研究越来越多的出现,它们势必构成复杂性科学的主体。
2003年03期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2k] [下载次数:547 ] - 郑宪
<正> 中共第十六次代表大会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定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规划和解决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共如何搞好党的建设的重大历史课题,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积累的新经验,反映出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和成熟政党的特色。 近年来,民主党派也开始思考和讨论“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参政党,如何建设参政党的问题”,有的党派更进一步提出自身建设的目标
2003年03期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下载次数:68 ] - 启功2003年03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52 ]
- 刘淑敬2003年03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28 ]
- 贺懋莹2003年03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11 ]
- 祁龙威2003年03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21 ]
- 马锴2003年03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11 ]
- 陈大勇
<正> 引子 浩瀚无垠的宇宙间,存在两类对立统一的现象,一类是遵从“非此即彼”逻辑关系并有着确定因果关系的精确性现象,另一类是突破了“非此即彼”逻辑关系并有着不确定因果关系的模糊现象。仅抽象地对其数的关系与空间形式进行研究,便形成了数学王国中两个庞大体系,即确定性数学与不确定性数学。前者产生的时间已非常悠久,后者则以随机数学和近四十年才发展起来的模糊数学为代表。由于模糊数学不但要研究模糊现象,而且还要寻求两类现象相互转化的条件,是一个贯穿着自然辩证法和严密逻辑的高深的数学领域,它的问世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次飞跃。
2003年03期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k] [下载次数:42 ] - 潘云唐
<正> “天行健,自强不息。”这是我国已故著名构造地质学家、九三学社前辈张伯声一生为之奋斗的座右铭。在地质领域,张伯声长期奋力 拼搏,潜心求索,勇于开拓,在地质矿产、前寒武纪地质研究、第四纪地质与新构造运动、地震地质、创立波浪镶嵌构造学说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州宝地 人才辈出 张伯声1903年6月23日生于河南荥阳县乔楼村一个耕读之家。他幼时在乡间私塾读书,以天资聪颖、勤奋好学而取得优异成绩,老师也很喜欢这位出类拔萃的学子。清末民初,社会动荡,中原大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乡间农民更受着水灾、旱灾、蝗灾、兵灾的折磨,终年辛劳,在饥饿线、死亡线上挣扎。这一切都激起少年张伯声立下“繁荣中原”的大志。
2003年03期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57 ] - 莫宇林
<正> 1930年,德国出版了一本批判相对论的书,书名叫做《100位教授出面证明爱因斯坦错了》。爱因斯坦闻讯后,仅耸耸肩道:“100位?干吗要这么多人?只要能够证明我真的错了,哪怕是一个人出面也足够了。” 事隔28年,即1958年,在中国,马寅初也有极其相似的遭遇。这是因为,马寅初在一本总共80页、定价仅为两毛七分钱的《新人口论》的书中,指出:我国人口增长率过高,将来人多地少,吃饭要有问题,应当把人口列入计划之内,加以控制。这无疑是切合国情的科学预见,不幸却遭到了不下200多人在
2003年03期 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44 ] - 朽木
<正> 正确的批评报道,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的保护神之一。这已被实践反复证明。同时,它也成了不良现象、不正之风,乃至坏人坏事、贪官污吏的克星。“不怕查,就怕报”,成了一些人的口头禅。这是舆论监督“威风”的一面。但是我们也应客观地看到,有些时候,有些地方,事情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有时候,你不批还好,你监督了,反弹反而会更大,给当事人穿小鞋甚或明目张胆地打击报复的事屡屡得见。浙江省缙云县的擦鞋匠恳求记者说“千万不要再写稿了,越写我们越倒霉”,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怎么倒霉呢?有关报道说,因新华社记者的舆论监督,缙云县环卫处通知擦鞋匠领回了每年900元的管理费,但紧接着,城管大队又突然通知,要这些擦鞋匠每人写申请书,并附一张—寸照片,说是要办服务证,每人要交720元,否则就不允许擦鞋,如果上午不交费,就要强行没收擦鞋工具。“到现在,我们已有50多个工具箱被没收了。迫不得已只能像以前一样躲躲藏藏地擦鞋了。”缙云的擦鞋匠如是说。
2003年03期 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25 ] - 刘巽达
<正> 近来上了不少“廉政课”,读着书籍,看着录相,剖析着腐败分子从功臣到罪臣的历程。眼看着一个个当年的“精英”走向泥潭时,不禁疑问:他们都是受党教育多年的干部,一个或几个水平不够、觉悟不高尚可理解,为什么这些“精英”们竟然会同时选择走腐败之路,难道他们不把自己的前途命运当回事?是什么使他们肆意妄为、胆大包天、“义无反顾”? 那些书面的和可视的教材提供了我们这样的答案:“根子是因为他们放松了世界观改造”。这个答案固然不错,可是当“集团性腐败”纷纷发生时,仅仅把这一切归结为“放松世界观改造”,窃以为说服力还是不够。
2003年03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31 ] -
作为以科技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的参政党,九三学社成员以自己赤诚的爱国热情、渊博的专业知识以及独到的分析视角对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了认真、细致的研究和探讨。我们从九三学社各地社员寄来的大量稿件中选取—些论点,提要刊登出来,以飨读者。
2003年03期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10 ] - 莫宇林
<正> 从每一期《民主与科学》杂志上,我都能感受到刊物的思路和创新精神。2003年第一期“读者评刊”活动刚结束,刊物从封面设计到内容都有新的变化,可喜可贺!以第一期为例,我讲几点看法: 一、“院士心语”这个栏目开设得很好。九三学社有150位两院院士,这是很宝贵的资源。分期编发“院士心语”,对广大社内外读者,特别是年轻读者极有好处。我希望:①每一期“院士心语”能否集中在一个闪光点上为好,比如九三院士如何看待名声,如何对待金钱,如何读书,等等。除了“院士心语”外,间或可以穿插院士的一
2003年03期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8 ] - 李道蓉
<正> 多年来,我一直觉得《民主与科学》的知识性较强、文化层次较高、文风朴实,是我喜欢阅读的刊物之一。 在阅读贵刊时,我特别喜欢“院士论坛”、“科学博议”、“快语诤言”等栏目。但我也觉得贵刊在栏目的设置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还欠缺些内容。 贵刊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报道及激励大家去深入探讨的力度不够。其实对于一些
2003年03期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8 ] 下载本期数据